广东科技学院赴东莞万江启梦突击队为流动与困境儿童撑起彩虹伞

发布时间:2025-07-02 15:2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嘉仪   阅读 37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行动准备

大学生云报7月2日讯(通讯员 朱嘉仪)2025年7月1日,在东莞万江街道,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聚焦流动与困境儿童的成长难题,以“童梦计划”为依托,用青春行动书写关爱篇章。东莞万江启梦童行突击队通过多维服务,为孩子们撑起“彩虹伞”,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赋能弱势群体的生动范例。

一、聚焦困境:被折叠的童年亟待关注

调研数据显示,东莞万江街道约有4万名流动儿童,官桥滘社区就有560余名孩子面临成长挑战。他们身处教育资源矛盾(公办学位紧张、学习资源不均 )、家庭教育缺失(父母忙于生计,情感陪伴不足 )、生活保障薄弱(居住条件简陋,安全隐患突出 )、成长需求多元(心理支持、兴趣培养亟待关注 )的困境,成长之路布满荆棘。这些“被折叠的童年”,成为启梦童行突击队开展实践的关注焦点。

图源于万江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

二、青春破局:构建多维关爱体系

启梦童行突击队以行动回应需求,搭建起“互动 - 教育 - 认同 - 心理”四维关爱网络:

• 互动破冰,信任启航:通过“姓名接龙”“你画我猜”等趣味游戏,打破孩子与志愿者的陌生壁垒。活动现场,孩子们从羞涩到主动参与,在欢笑中与志愿者建立温暖联结,为后续服务奠定情感基础。

• 多维教育,全面成长:安全教育筑牢生命防线,开展应急培训、防灾演练,让孩子掌握避险技能;课业辅导提供针对性学习支持,助力学业提升;兴趣课堂涵盖音乐、美术、科学实验,激发孩子潜能与创造力,为成长注入多元养分。

• 社区探秘,归属生根:组织“定向打卡”活动,带领儿童探索社区文化;开展非遗手工、调研实践,让孩子深入了解家园,深化认同感与责任感,在社区找到“根”的归属感。

• 心理关怀,向阳而生:一对一心理辅导搭配“情绪卡片”工具,帮助孩子管理情感;团体心理活动与社交训练并行,培养自信与抗挫力,引导孩子以积极心态面对成长。

图源于万江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

三、行动闭环:从计划到成果的青春实践

“童梦计划”构建完整行动闭环:筹备阶段,与社区开展“童心筑梦”座谈会,精准对接儿童需求;推进阶段,安全教育、兴趣课堂等服务有序落地,每一步都扎实有力;总结阶段,通过成果汇报、经验梳理,为后续行动蓄能;传播阶段,联动媒体扩大声量,呼吁更多人加入守护行列。截至目前,已覆盖儿童数百人次,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希望种子,也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社会责任感。

东莞万江启梦童行突击队用实践证明,大学生社会实践可成为破解社会问题的青春力量。“童梦计划”不仅为流动与困境儿童提供成长支持,更让青春在服务社会中闪光。期待更多青春身影加入,续写关爱儿童、赋能成长的温暖故事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嘉仪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