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辅导员在新时代大学生统战工作中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5-05-20 10: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1.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教师观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高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其统战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需依靠辅导员这支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将统一战线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频共振。

一、新时代大学生统战工作的深远意义

新时代、新征程,高校统战工作有了新的使命和要求。青年是国家未来发展所以靠的主力军,引领广大高校青年凝聚思想共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和做到“两个维护”,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根本问题上站稳政治立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统战工作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教职工中民主党派、无党派、少数民族、留学归国人员,对学生层面关注和研究相对较少。但作为高等教育场域中的核心主体,大学生群体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战略对象,又是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关键群体,加强大学生统战工作意义深远。

(一)维护校园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与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作为最具创新活力和价值塑造潜能的知识群体,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的生力军,更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建设中亟待培育的青年政治骨干。现如今,随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宗教背景的大学生、港澳台大学生和海外侨胞大学生的逐渐增多,高校大学生统战工作具有战略地位。作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储备力量,少数民族大学生承载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担当。具有宗教信仰背景的青年大学生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主体,其思想动态直接影响着宗教领域中国化方向的实践成效。

港澳台及海外侨胞学生也同样不可忽视,正如《论新时期青年学生层面的高校统战工作》一文中谈到,“港澳台及海外侨胞学生是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外部环境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但可以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还可以成为维护我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和外部环境,促进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一支力量。(梁小伊,许纯蕖,赵振增. 论新时期青年学生层面的高校统战工作[J]教育管理,2012(36).)”将他们纳入到爱国统一战线中,这不仅关系到高校校园稳定,还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

(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务必持之以恒地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培育人才的基本职责,致力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输送既符合要求又值得信赖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大学生统战工作紧密相连,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统战工作的基础,为其提供平台和载体;大学生统战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针对高校中具有独特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学生、宗教信仰群体、港澳台侨学生等,通过加强思想引领,培育其爱国情怀、政治认同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有效破解因信仰差异、民族文化多元及意识形态多样性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难题。

二、新时代大学生统战工作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高校要全面把握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新要求、新特点,做好大学生统战工作。

(一)成员数量显著增长与结构多样化

当前,在高等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下,我国通过持续强化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实现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规模的阶梯式增长。2021年8月的中央民族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N].人民日报,2021-8-29(01).)”如何引导各民族学生不断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和“三个离不开”思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久久为功。另外,随着国家对国际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港澳台大学生及海外侨胞大学生的数量显著增加。这些学生的加入使得大学生统战工作的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出成员数量显著增长和结构多样化的特点。

(二)任务艰巨复杂与意识形态斗争激烈

当前,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各种思潮交汇激荡的前沿阵地,高等院校承载着意识形态建设与价值引领的战略功能,其思想动态更成为观测社会意识变迁的重要窗口。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与统战工作紧密联系。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多变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境)内外敌对势力常常利用民主、民族、宗教等有关话题对我国实施攻击渗透, 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加强大学生统战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形势,切实做好思想引领和舆论引导工作。

(三)工作难度不断提升与方式方法创新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统战工作的难度不断提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不断接触多元价值观的网络信息,由于自身知识、社会经验等条件的限制,容易被不良价值观所误导。价值取 向出现功利化的趋势,政治理想淡薄, 功利思想膨胀,个人主义滋长。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有不少党外人士价值取向出现功利化的趋势,政治理想淡薄,功利思想膨胀,个人主义滋长(栾绍兴.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院系统战工作研究[J].山东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2).)。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塑造“三观”的重要时期,不良社会思潮导向难免会对长期处于“象牙塔”的大学生产生不良诱导。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大学生常用的社交新媒体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统战宣传与教育载体失去了吸引力,传统的统战工作方式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手段,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统战工作中的作用发挥

作为高校统战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界面,辅导员群体凭借其政治引领者、实践推进者、成长引路人的三维角色定位,依托政治素养过硬、专业能力突出、作风纪律严明的职业特质,通过常态化师生互动机制,充当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角色,在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中发挥着枢纽型作用。面临当前大学生统战工作成员增多、任务艰巨和难度提高的特点,辅导员是开展此项工作不可或缺的力量,发挥着独特的优势。

(一)大学生统战工作的宣传先锋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干力量。教育部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了辅导员的九大职能,其中第一大职能就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力军,在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统战工作中扮演着宣传先锋和思想引领者的角色。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辅导员也要与时俱进,可通过构建“平台+IP”双轮驱动模式,形成线上线下协同的思想引领机制,实现精准滴灌式教育。日常工作中,利用主题班会、团日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活动载体,做好大学生统战工作宣传者的角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引导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民族观与历史观,深刻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系统阐释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制度优势,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旋律,画出最大同心圆。

(二)大学生统战工作的思想诊断师和引导者

辅导员是高校中最深入学生群体的老师之一,作为大学生统战工作的前沿阵地守护者,辅导员扮演了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学业上的指导者,生活上的关怀者角色,既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又是知心朋友,亦师亦友。基于工作内容和职责需要,辅导员与学生相处时间长,接触机会多,能及时察觉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同时,辅导员的年龄总体年轻化,思维方式比较贴近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较快,是日常学生愿意倾诉心声的人,容易发现学生群体中的不良思潮,第一时间掌握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及时做出研判和干预,纠正学生的思想偏差,进行引导和疏导。辅导员日常通过课堂教育、主题班会、个别谈话、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教育,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大学生统战工作的实践推动者

高校历来是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同时也是我党统战工作的一个缩影(岳思宇. 关于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2).)。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统战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创新统战工作方法,以微博、微信、QQ等当代大学生常用的网络平台或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来开展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统战工作,开辟统战工作的新阵地。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的第一线,相对于其他统战工作人员来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疑将是做好大学生统战工作的实践推动者。一是辅导员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中值得借鉴的经验运用到统战工作中,构建“大统战”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融合新媒体传播与校园文化浸润双重路径。通过打造智慧统战平台、创作可视化宣传产品、开展互动式主题教育,形成线上线下相贯通的育人网络。二是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相对紧密,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统战工作,不仅提升了统战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还为推动高校统战工作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新时代大学生统战工作面临着新特点和新挑战。高校需要主动应变,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作用,以其为抓手、发挥其独特优势,扎实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统战工作。同时,高校还要统筹各方力量,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新时代大学生统战工作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供稿:南昌师范学院  欧小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5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