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5日讯 (通讯员 田源 文淑琦 李泓徽 唐剑扬 陆垚) 7月1日怀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侗乡语桥·化材青年志愿服务队赴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牙屯堡村,正式启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首日调研围绕养老保险认证、土地延包情况调查以及村情走访三项重点展开,通过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实地行动,引导青年学子将专业知识化为服务乡村的实践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组织会议结束后合影。钟仕涛 供图
以“动”为始:一场沉心沉地的出征仪式
清晨,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在村部食堂共享简餐,为一天的辛勤工作做好体能准备。接着,“侗乡语桥·化材青年志愿服务队”动员大会在牙屯堡村村委会议室正式召开。
会上,村委干部代表介绍了牙屯堡村的基本情况。牙屯堡村地处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部,目前因历史整合形成“外寨,头所,牙屯堡”三村合一的格局,村民居住分散、老龄化趋势明显。村中现有60岁及以上老人400余人,许多村民亟需完成养老保险认证流程。
随后,怀化学院化学材料工程学院侗乡语桥·化材青年服务队指导老师陆垚向参会人员简要介绍了服务队的构成、实践目标和执行计划。她指出,此次三下乡活动是对同学们知识和意志的双重磨砺,更是将高校科研力、宣传力、行动力深度融入乡村建设的有益尝试。
以“实”为本:双线并行的入户调研与认证服务
下午时分,服务队成员分为两组同步开展任务。第一组队员组成的“人社认证小组”在完成由村干部牵头的智慧人社养老认证培训后,分赴各组完成对60岁以上村民的人脸信息录入工作。
炎炎烈日下,同学们头顶烈日,逐户拜访,向村民解释认证流程、讲解政策背景。一位行动不便的奶奶在完成认证后,紧紧拉住志愿者的手说:“政府的政策好,你们这些学生也好,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办大事。”
与此同时,第二队的“问卷调查小组”围绕村民对农村养老服务认知度、土地使用与乡村公共服务满意度等方面开展问卷调研。通过面对面交流,进一步了解村民对基础公共政策的接受程度与反馈建议,为后续撰写针对性的调研报告打下数据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人脸信息录入工作。张子谦 供图
以“学”为魂:沉下心声,虚心问道
“乡村实践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我们带来了多少先进理念,而在于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村民的真实需求。”志愿者在晚间总结会上说道。确实,从认证流程的细致执行,到入户调研的逐条记录,服务队每一位成员都以最真诚的态度走进村民生活,在“沉下去”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提升。
以“声”为力:用文化助力宣传,讲好身边故事
在完成日间调研的同时,服务队的“文化宣传小组”也同步开展实地采风、采访拍摄等工作。通过记录村民的真实反馈、挖掘典型人物故事,计划在本次下乡实践期间推出多篇“乡村振兴好案例”微推文及广播内容,用青年视角讲好“侗乡故事”,传播基层温度。
图为团队成员与乡村儿童合照。阙艺宁 供图
回响:在田野上读懂时代的回声
在此次深入基层的过程中,同学们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行动能力,也在与土地、村民、实践的亲密接触中完成了一场信念的洗礼。
“我们愿做侗乡里的一颗小小种子,把信念种下,把服务种下,未来或许也能开出一朵带着时代温度的花。”这是志愿者在日志中写下的一句话,也代表着“侗乡语桥”的深情初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文淑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