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7 日,文理学部第五教学楼 409 教室,化学类 2024 级 1 班的同学们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化解心锁·键启未来”。这场班会宛如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化学专业特色为纽带,通过沉浸式手作体验与心理学理论结合,引导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逐步揭开压力的神秘面纱,学会科学认知压力、释放情绪并重构积极心态,为应对学业与职业困惑提供了新的视角。
班会预热海报
幕启:破冰投递·启动反应釜
班会开始前,班委成员便早早地来到教五409教室,精心布置场地,将彩泥、帆布包和扭扭棒等制作材料整齐地摆放好,为同学们的创作做好充分准备。一切就绪,只待大家的到来。
班委们精心布置场地
同学们陆续到场后,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蒋宇泽同学介绍班会初衷
活动伊始,班长蒋宇泽同学结合班会前发布的“压力问卷”,介绍了本次心理班会的初衷:希望本次班会能够像化合键一样,将原本分立的个体原子组合成一个稳定的集体,从而帮大家化解当前期末考试和专业认知的压力。
接着,在心理委员邹益同学的主持中,大家在“压力元素卡”上匿名写下困扰,将焦虑与迷茫投入“心灵反应釜”。纸箱闭合的瞬间,仿佛一场化学反应悄然启动,不仅将现场气氛活跃起来,也等待着后续的奇妙蜕变。
同学们将压力元素卡放入“反应釜”
第一幕:分子拼装·科学看压力
在初步释放情绪后,同学们进入了“认知压力”的环节。邹益同学通过 PPT,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与情绪调控的关系,让同学们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到压力的化学生物学来源。理论知识的讲解为同学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让大家明白,压力并非无端而来,而是有其生理基础。
邹益同学讲解压力的化学生物学来源
紧接着,教室化身为实验室,同学们利用提供的彩泥和牙签,依据图纸分组拼装分子模型。指尖的球棍交错间,抽象的焦虑化为具象的分子链。
同学们在拼装分子模型
跃动的多巴胺、乙酰胆碱等分子结构,不仅揭开了压力背后的科学密码,也让同学们更好地接纳压力,为接下来的释放压力做好了铺垫。这一环节,同学们在动手操作中加深了对压力的理解,也让原本晦涩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分子模型作品展示1
分子模型作品展示2
第二幕:涂鸦宣泄·情绪变艺术
科学认知压力后,同学们来到了“释放压力”的环节。邹益同学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推荐了一些解压方法,而其中,培养兴趣爱好和与他人沟通交流更是亲测好用,并在接下来的帆布包手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空白帆布包上,丙烯颜料肆意流淌:混乱的线条化作焦虑的宣泄,渐变的色彩勾勒出释然的心境。同学们在画笔涂抹中,将内心的压力具象化,化作一幅幅独特的艺术作品。有人绘出一片星空,低语“宇宙浩瀚,我的烦恼不过一粒尘埃”;有人画出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表达“生活多彩,我的快乐因它而闪耀”。画笔起落间,情绪不再无形,而是跃然布上,成为彼此共鸣的画卷。
同学们正在尽情创作
在绘画过程中,同学们还进行了小组内的交流分享,彼此介绍自己的灵感来源,分享与压力相关的故事。这一环节,不仅让同学们释放了情绪,也在交流中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和支持,让大家明白,每个人都有压力,但通过合适的方式,压力可以被转化和释放。
帆布包作品展示1
帆布包作品展示2
第三幕:扭棒花束·抉择的美学
释放压力后,同学们进入了“重构压力”的环节。主持人结合大家心中对于专业分流和化学就业的隐忧,与大家分享:“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每个人面对压力都会有暂时的迷茫与苦闷,但身处其中,抉择本身,即是向前,我们在抉择与坚持中书写个体的独特价值,每一份职业选择都值得肯定。”
听不如做,随后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花束样式,用各种色彩和长短的扭扭棒制作独一无二的花束。每一束花,都代表自己的审美、自己的喜好和自己的选择。
同学们学习视频教程并探索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深入思考压力背后的积极意义,将压力转化为成长的动力。主持人还结合面临的专业分流和就业偏见,引导同学们看到压力背后的机遇,鼓励大家勇敢地做出选择,坚持自己的热爱。这一环节,同学们在动手制作中,不仅收获了美丽的花束,更收获了面对职业规划压力的勇气和智慧。
一朵美丽的小花绽放啦
幕落:互助升华·集体治愈力
活动接近尾声,同学们迎来了结尾回顾环节。“反应釜”再度开启,只不过这一次,压力已然化作动力。随机抽取的“压力元素卡”在同学们手中流转,大家匿名写下建议,化作温暖的箴言:“专业无高低,热爱即方向”“每一次选择,都是成长的一步”······当卡片被朗读时,教室回荡着掌声与释然的笑声。这一刻,压力不再是枷锁,而是照亮未来的星光。
主持人随机抽取卡片朗读
最后,主持人回顾梳理了本次班会的“压力转化三步法”与大家的积极蜕变,带领大家合影留念,感谢大家的参与。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还自发清理了教室,整理剩余材料,为这次班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大家与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以“五育融合”为理念,将德育、智育、美育贯穿于化学实验与手作实践中。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压力管理的科学方法,更在职业规划中重拾专业自信,打破“化学天坑”的刻板印象。从分子模型到扭扭棒花束,从匿名投递到互助共鸣,这场班会以化学为媒,让同学们领悟:压力如同化学反应中的过渡态,短暂却关键。当我们学会认知、释放与重构,它终将催化出更坚韧的自我与更清晰的未来。
化学人宣言:键启未来,每一份压力都是通向星辰的轨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蒋宇泽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