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科技学院有这么一位学生,她面对戈壁风沙与文化隔阂,以坚韧破局,用脚步丈量牧区,用协作打破壁垒,将青春热血注入边疆发展——她就是黄琴。
援西开启新篇,心态如磐应对风云
“我一直都期盼着在奉献里实现自己的价值。”是黄琴的人生格言,于是当她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一头扎进西部计划。
黄琴工作日常。湛江科技学院 供图
刚到新疆参加西部计划时,恶劣的气候、物资匮乏以及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难题,都给黄琴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让她变得坚韧不拔,她说:“遇到困难就跑,那可不行,办法总会比困难多的,所以我不会选择逃跑。”
正是这种迎难而上的态度,让黄琴在实践中不断成长。面对复杂的工作任务时,黄琴总能快速应对,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她分享道:“虚心请教是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向前辈和领导请教,不仅可以快速完成工作,还能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她还强调了听从领导安排、服从工作调配的重要性,她认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会使工作更加从容。
西部志愿情谊再续,于新程中再悟新知
因为爱与责任,黄琴在新疆“扎根”了三年。“因为爱,我选择留下;也因为爱,新疆教会了我许多。”黄琴在西部计划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建立的深厚友谊,让她记忆深刻。
黄琴工作日常。湛江科技学院 供图
在新疆的这几年里,黄琴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她所在的部门45岁以上的干部占比较高,他们在公文写作和设备维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于是黄琴和小伙伴们主动承担起了这些工作。“自从和小伙伴一起承担了这些工作,我们慢慢开始学会了和部门的前辈打配合,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都提高了很多。”
“除了爱,朋友的陪伴和前辈的关爱也一直支撑着我。”在新疆的工作生活是比较忙碌的,再加上不适应的环境,黄琴有时会觉得力不从心,但她总会被治愈:“部门的前辈都非常好,他们会细心地教授我工作内容,也会时常询问我的工作状态和心情。”同时,黄琴还经常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生活日常和工作经验,相互鼓励;在工作闲暇之时,她还会四处走走,领略新疆的壮美风光,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
理想照进现实,青春淬炼边疆
黄琴在零下30℃的牧区走访中淬炼了勇气,用双语手册架起了民族沟通的桥梁,以技术赋能推动了基层革新。这些经历不仅锻造了她直面复杂问题的勇气,也为她未来的工作选择提供了助力。西部计划的各项政策也为她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对于想要参与西部计划的师弟师妹,黄琴表示:首先是突破,突破舒适区才能获得新视角;其次是把握,机会难得,要把握当下,把握目标;最后是理性,要明确自己想要的,理性思考自己的未来,理性看待自身,理性看待选择。
黄琴工作日常。湛江科技学院 供图
黄琴的经历,是青春与边疆共振的旅程。她以责任为锚完成项目闭环,也理性提醒后来者平衡理想与现实;她用微小行动诠释了,青年奔赴的每一步都在为祖国版图注入生机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梁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