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3月27日讯(通讯员 梁宝棋 陈伊汶 温嘉怡)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2023年7月9日上午,“萌芽”成员们饱含激情出发前往湛江市遂溪县黄略镇支屋村,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走访调研,采访家庭经济困难学子,宣传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
传承非遗助梦扬,走访宣传暖人心。下午,“萌芽”成员们热情满满地前往龙湾村,参观学习国家级非遗遂溪醒狮保护传承基地,采访醒狮文化传承人和学习醒狮的家庭;走访村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子,在村里开展资助政策的宣传。
追寻红色足迹彩色文字
图为队伍在公祠前合照
支屋村革命烈士纪念碑
清晨,“萌芽"成员们前往支屋村革命烈士纪念碑,由老师和队长向纪念碑献花,成员们都严肃对待,在红色革命文化氛围中感受信仰的力量。用心感悟,进一步激发成员们的爱国情怀,激励成员们将“星火燎原马列传、英雄支屋举旗先、披荆斩棘追随党、枪林弹雨育俊贤、为国牺牲多壮志”题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看到支屋英雄前辈的伟大事迹,坚定个人意志,踏实学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图为队伍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合照
支仁山故居
碧海丹心威名扬,仁山事迹耀南粤。“萌芽”成员们共同前往革命老区遂溪县黄略镇支屋村,参观了支仁山故居,听着该村党支部对革命烈士支仁山的介绍,对革命烈士英雄的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有着更深的了解,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在实践中淬炼青春。
图为队员参观支仁山故居
采访革命老兵
革命岁月如流金,老兵情怀比海阔。由老师和队长带队,部分“萌芽”成员拜访革命老兵殷桂英。
殷桂英家庭是个革命家庭。一家几代人抱着对党的信念坚定,忠诚党的事业,不忘初心和使命,爱党爱国爱家,前退后上、继往开来地参加党的工作,为党的事业作出一份应有的力量,深刻地诠释了“有国才有家,家国两相依”的情怀。
图为队员在采访革命老兵
参观醒狮保护基地
醒狮是喜庆的象征,往往在逢年过节时出来庆祝。醒狮与其他非遗项目一样,在经历过艰难的转型和传承之后,开始重新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队员前往龙湾村国家级非遗遂溪醒狮保护传承基地参观学习,由负责人介绍得知该基地的扎制狮头对材料要求比较高,能广销国内与海外,在借鉴粤剧面孔和北方舞狮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创新,追求好意头。
在醒狮文化发展的历程中,队员们看到了年代与年代的更迭,材料与材料的更替,但不变的是一代代非遗传承人的初心与使命,他们传承传统制作技艺,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保护和传承与发展。
图为参观醒狮基地
传承创新,离不开科技与狠活。采访中,传承人提到想要留下去、发展好醒狮文化,就要多学习,提高个人能力素质水平,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做符合当下年轻人需求的创新,吸引年轻人共同参与,开阔非遗醒狮传承之路,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焕发出新活力。
图为队员聆听醒狮基地负责人介绍
宣传资助政策
助学筑梦铸人心,真情帮扶送温情。“萌芽”社会实践服务队是一支主要宣讲资助政策和助学贷款政策的队伍,他们前往支屋村和龙湾村,都开展了调研活动,走访经济困难学子家庭,筑梦萌芽,细心向学。
云起裹红光,雾散现萌芽。政策同心行,青春助梦扬。“萌芽”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支屋村和龙湾村村干部的组织下,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子访谈活动。黄蔚老师带领“萌芽”成员们一起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长进行交谈,也向学子和家长详细介绍了资助政策和助学贷款政策。
图为走访经济困难学子家庭
宣传资助燃梦想,资助宣讲系乡情。通过走访宣传资助政策,进行调研活动,向家长们仔细讲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申请金额、偿还年限等,耐心解答,笃定实干。
图为宣传资助政策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梁宝棋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