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诚信褪色:电商平台“退款不退货”规则的适用及其纠偏实践总结

发布时间:2025-03-05 20:48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陈璐璐 蓝田   阅读 2.6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品悟新时代发展成就,奉献新征程奋进力量。2024年7月至12月,“退款不退货”规则研究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26名实践队成员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集中实践和个人自主实践。即关注“退款不退货”规则的动态调整,又结合对律师、专家等访谈总结该规则的实施现状,切实了解了“退款不退货”的现实状况,对其现状、问题及解决建议形成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认知。

一、实践项目介绍

图为团队成员出征前合影

近年来,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便捷的购物方式迅速兴起并风靡,电商平台市场的竞争态势愈发强劲,为了进一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增加用户粘性,自“拼多多”最初适用“退款不退货”规则得到竞争优势,我国主要电商平台于2023年起纷纷在平台内引入“退款不退货”规则,使得消费者可以在不退回商品的情况下得到退款。但此举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造成了商家利益的不当受损,扰乱了交易安全,甚至有违诚信市场建设,引发热议。

基于此,本实践队以“退款不退货”规则为研究主题和中心,以规则透视和实践调研为抓手,通过线上问卷收集、线下实地访谈等多样方式进行研究与探索,既厘清现存主要问题和困境,又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措施,提高其社会影响并促进其发展。

二、实践风采展示

(一)调研前期准备工作

在开展调研活动之前,实践队核心成员检索并梳理了有关“退款不退货”的相关新闻报道以及各大平台现行的“退款不退货”规定,明确了调研的主题方向和主要范围。在与指导老师沟通讨论后,实践队着手策划内部人员分工与合作,并积极联络对接访谈单位,拟定访谈提纲和调研问卷。

(二)实践活动实施阶段

实践队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采取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在湖北、浙江、江西、北京、上海等地区对专家学者、相关行业从业者及商家、消费者等多方主体开展调研。

图为实践成员对相关行业从业者开展线上访谈

三、实践总结

(一)线上数据整理与案例分析

首先,经统计筛选,实践队累计收集1026份面向消费者以及419份面向商家的有效问卷,并针对“退款不退货”现象的认知及接受度、商家合法权益保护等问题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可视化图表;其次,实践队总结了十大主要电商平台中有关于“退款不退货”的规则并及时更新,通过文本分析,总结不同平台对于此规则规定的异同之处,辅助建议措施的提出;此外,实践队还重视案例的检索参考,对相关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司法裁判规律。

图为部分商家问卷数据

(二)线下调研成果

本次实践中,团队成员联系律师、学者、法官等专业法律从业者、电商公司工作人员、消费者等相关主体,开展多场半结构化访谈,并收集实践日志与心得篇,并结合前期查阅的域内外文献资料撰写了15000+字的“退款不退货”规则研究调研报告,以及完善针对“退款不退货”规则的立法建议稿与操作模型。

(三)媒体宣传报道

在宣传方面,实践队自主将实践过程素材整理为推文、视频等在各大媒体平台投稿发布,发表于 等 余篇媒体报道,增强了该主题的宣传力度与社会影响。

四、实践感想精选

蓝田:此次访谈让我更加了解到平台自治规则的底层逻辑在于相对优势地位,此时“退款不退货”规则的“强加”无可避免地加重了商家负担,有害于其健康发展,我期待在不同主体共同关注和发力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健全、更具包容性的电商环境市场,衡平各方利益。

张若涵:很感谢此次实践活动,让我了解到了“退款不退货”规则的利好与弊端,我相信也期待着,通过我们的调研与建议,能够帮助商家拥有更好平台环境。

陈璐璐:自治规范是电商平台在行使日益增长的私权力过程中最直观的体现,为了促进平台经济发展,我们需要支持和鼓励其权利实行,但是也必须正视对于商家或消费者的负面影响,采取加强审查监督、健全申诉机制等手段规制与完善权力行使,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平台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未来,实践队将继续锚定该领域,权衡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商家权益保护与电商平台良性发展的法理与现实方向,对“退款不退货”规则做出更为深入的讨论与研究,以期完善相关规定,平衡各方价值需要,为保障我国诚信、有序、良好的电商市场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蓝田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105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