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工细作,古韵悠扬”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3-05 11: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曹可 韦姿娜 黄许诺   阅读 1.7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返家乡

一、 团队实践策划与选题:

实践队策划始于对当今传统非遗文化现状的分析与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记忆、地域特色与先辈智慧,然而,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下,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没有和时代发展的审美趋势相结合的困境,这导致非遗经济无法与振兴乡村发展的需要,濒临失传。因此,为了响应国家对非遗保护的号召,提高社会对非遗的关注度,本实践队决定将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现代设计有机融合,以此作为选题,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宣传推广与创新探索等方式,挖掘非遗项目背后的故事,并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时尚融合,助力非遗走进大众视野,为非遗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传承。

二、 组建高效团队:

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因对非遗的热爱组建出一支涵盖多领域的团队,所进行的工作包括与各相关人员进行协调沟通、对非遗文化进行资料搜集、时间素材的拍摄、后期相关视频的制作与宣传、运营宣传app、制作宣传推送、撰写新闻稿、组织名师进校园的大型活动等,跨专业的组合为实践队的实践之旅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各成员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三、 实践活动的过程与方法:

1、 采访绒花技艺传承人:领略非遗魅力,重焕绒花生机

12月18日,本实践队对绒花技艺传承人果兆静老师进行采访,通过本次采访实践队员对绒花的产生和其发展历史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就如何创作出既具传统韵味又符合现当代消费者需求的绒花作品与果老师进行了探讨,明确了要以结合现代设计和审美趋势制作绒花作品为目标,为古老技艺注入新活力,同时了解到绒花工艺制作的过程,便于实践队日后的宣传工作。

图1:实践队员在非遗绒花采访现场与老师的合照

2、 参观东丽区文化馆:漫游知识艺术乡,饱览文萃艺韵长

12月19日,实践队来到东丽区文化馆,对东丽地方文化进行深入探索,了解了东丽区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在对东丽区文化馆馆长的采访中队员也对馆中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后续实践队进行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经验和素材。

3、 绒花文化进校园:倾心传技艺,非遗添华彩

12月20日,实践队在河西区上海道小学进行了别具特色的绒花文化教学活动,为小学生们讲解了绒花的历史渊源和独特工艺,让小学生们体会到绒花的美好寓意,并指导其亲自动手制作绒花,以言传身教将绒花技艺带进校园,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中实践队将非遗剪纸艺术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为小学生们带去了耳目一新的体验,展示了科技加持下的非遗之美,提高了年轻一代对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

图2:实践队员为完成绒花制作的同学们合影留念

4、 参观中华药香文化展览馆:细品千年医药史,探秘千方本草萃

1月3日,实践队前往中华药香文化展览馆,对药香文化进行探秘,了解到了药香在现代生活中的新应用场景,明白了“驱虫避疫、敬神祈福、怡情养性、养生祛疫”的发展历程,并学习了香丸的制作,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香丸,增加了实践队员的阅历,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

5、 参观杨柳青画博物馆:刻人间烟火色,绘岁月绮丽图

1月8日,实践队来到了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与讲解下,队员们欣赏了精美的年画作品,体会到了年画的精髓,感受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年画是承接了过去与现在的生动写照,实践队员在漫游年画博物馆的过程中感受缤纷色彩带来的鲜活图景,体会到传统非遗文化的价值所在。

图3:实践队员在杨柳青画博物馆前合照

通过以上实践活动,拓宽了实践队员的文化视野,增强了文化自信,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提高了非遗文化的传播度,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四、 具体成效

在小红书、视频号和抖音上发布实践相关视频,在公众号上做非遗推送,撰写新闻稿介绍实践活动并发布于大学生云报,相关推送浏览量900+,宣传非遗文化并提高大众重视度。

探索非遗文化与新中式融合,展现现代审美下的非遗新光,制作了融合现代审美特点的外观包装盒。

组织非遗名师进校园的活动,邀请了非遗名师进入校园,在校内举办非遗文化节和展览,提高了在校学生对非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产业相结合,助力推动非遗的现代化转型。

制作非遗文化宣传手册,突破事件和地域的限制,广泛传播非遗文化,提升非遗文化知名度。

五、 感悟与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实践,青年人应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当看到濒临失传的技艺在努力下重焕生机,古老民俗被更多年轻人接纳,内心涌起自豪与成就感。队员们尝试将非遗与现代科技、设计理念结合,开发是挑战更是机遇,过程虽艰辛,但每一次突破都见证着大家的成长。

本次实践活动使每个人都受益匪浅,不仅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还和大家一同探索了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文化素养,个人素质得到提高。在实践过程中,面对复杂艰巨的非遗实践任务,每位成员都肩负重任,队员们各司其职,保持高效、畅通的沟通,为达成传承与弘扬非遗的目标不懈努力。此次实践,收获的不仅有专业技能的提升,还有文化担当意识的增强,让队员在生活中找准价值坐标,以文化传承者的身份自信前行,为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回顾此次非遗实践,虽有波折与不足,但收获的经验与成长弥足珍贵。展望未来,实践队员将带着对非遗的热爱与执着,以更专业的姿态、更充足的资源、更有效的举措,继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贡献力量,让古老的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许诺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65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