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2月10日讯(通讯员 张露允)为使寒假生活丰富有意义,响应江苏师范大学号召,江苏师范大学学生张露允选择在靠近江苏师范大学的云龙区彭城街道晓光社区管辖的中茵书屋进行志愿服务。其主要工作为:登记来访人员、管理图书、保持书屋的卫生整洁;按照排班表准时到达书屋,将每日报纸取出,将图书摆放整齐,然后临走之前注意门窗和电源是否关紧。
张露允已经在书屋做志愿一年了,她每个假期都会前来做志愿活动。她介绍书屋不像是图书馆一样大多都是供学生学习自习或者家长带着小朋友来寻找启蒙读物的地方,或者像书店一样可以看书但是也对外销售书籍,中茵书屋是一个纯志愿性的项目,无需办借读卡也不用买书,每一个想要读书的人来到这里只需要在本子上登记一下就可以开始沉浸式阅读。
书屋的环境很好,放置有很多座位供往来居民阅读、学习、工作。因为建设在小区里面,所占地面积并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共有一万两千多册图书,包含各种类型的书籍和大众化报纸,适应各个年龄层的读者。志愿者张露允表示,因为平时在学校都是忙于学习,空闲时间也早已被手机的短视频和碎片化阅读充占,所以对于她来说,“手捧书卷,品闻墨香”的生活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这个寒假在书屋值班的经历,不仅让她为自己的家乡文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还让她在比较焦虑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安逸平和。并且因为工作实践很规律,她的假期也不再像往常一样“晨昏颠倒、无所事事,”而是一直保持着一种学习的状态,并且养成了定时阅读的好习惯。
图为书屋外景/书屋位于小区内
图为志愿者张露允/志愿者张露允在志愿空闲时间会选择阅读
据志愿者张露允所说,书屋环境静谧,偶尔一两位读者前来,群里的工作伙伴都会在允许下拍下读者读书的样子发到群里,让大家一起感受阅读的魅力。志愿者们很多都是江苏师范大学的学生和老师,作为作家或者文学爱好者,他们都很开心有读者前来,因为每一位读者的到来都意味着这个书屋的志愿项目是有意义的,可以让更多人爱上阅读。
不像在图书馆和书店,人群来来往往的大多是年轻人,在书屋这里可以更真实的见到了更多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很多打工人都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挣扎,可能连图书馆都没有时间去,只能在下班或者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在自家小区楼下偶尔抽出一两个小时来到书屋安静的读一会儿书;很多老年人腿脚不便,无法去太远的地方,在家无聊的时候,也能下楼来到书屋看书打磨时间;还有很多孩子在家没有家长看管学习效率低下,来到书屋在良好的氛围下认真学习或者进行阅读……看似小巧的书屋建立在小区里,真正深入老百姓的生活中,让每天奔波的人回家也有精神放松遨游之地;让年迈不方便出门的老年人也可以不用走出小区也能阅读;让假期白天没有父母看护的小朋友可以在离家很近的地方阅读让家长放心……。
图为阅读的居民/图片为志愿者群内提供
图为阅读的居民/图片为志愿者群内提供
在采访志愿者在工作期间有没有印象较为深刻的事情时,张露允说她工作期间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二月初徐州急速降温,狂风大作,本来以为在这样的天气下老人孩子应该都选择在家休息,不太会有人光顾书屋了,但是当她抵达书屋值班的时候却看到有三个小朋友早早在门口等待。即使外面妖风阵阵也没有阻挡小朋友学习的热情,尽管没有大人的看管也没有老师的督促,他们进到书屋也都是安安静静的读书学习,偶尔两个姐姐会教导弟弟写作业,也都会自觉压低声音。写完作业之后三人也没有离去,在姐姐的带领下都选择接着阅读,选择图书的时候张露允也给他们推荐了几本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书籍,他们一直看到晚上书屋关闭,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之后书屋便多了三个小小身影的常客。张露允表示每当抬头看着他们认真读书的样子,都感到非常的开心,因为作为书屋值班人员,她不再只是维持书屋的整洁秩序,而是可以与为前往的读者交流并真正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也是这个小事让张露允坚持再书屋进行志愿活动,这个短短的一个下午让她感受的到书不仅仅可以丰富知识还可以修养人心,平时喜欢闹腾的孩子可以在书的作用下安静下来,浮躁的心也可以平静下来。张露允说:“如果没有这个社区书屋的建立,在这样的极端天气可能就没有放假的孩子前来读书,可能这三个孩子就会在家应付完作业然后打开电视去看电视或者打游戏,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体会书籍的魅力从而爱上阅读”
图为三名小朋友挑选图书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距离上一次认真读书可能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这个社区书屋作为新的一种形式让疲于忙碌生活的人们可以免费阅读,近距离阅读。它建设在小区内,不用像图书馆一样,让远距离的读者望而却步;它提供大量图书,不用像图书角一样读者只能一直对着基本相似的几本书籍;它由志愿队伍组织免费开放,不用像书店一样需要付费阅读,也许在之后更多人的努力下,书屋可以遍地开花,真正走向更多的百姓生活中。同时也要感谢志愿队里的成员,他们都有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但是却都选择放弃休息时间前往书屋进行志愿服务,很多江苏师范的大学生都是上学期间利用课余时间做志愿。据书屋负责人说他们将学生分为外地大学生和本地大学生,让外地大学生在校期间服务,本地大学生假期期间服务,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则每个月都尽量参与志愿服务。是他们的辛勤付出和严格的志愿队伍管理,才让书屋健康搞笑的运转下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露允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