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7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筑梦健康”实践队“乡韵寻根”小分队前往宁德市周宁县,开展了一场富有教育意义的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队员从家乡地理与历史中汲取文化滋养,明确自身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建设中的责任与定位。
周宁县的万福桥,作为家乡“福文化”的璀璨明珠,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座桥因护栏上镌刻的大小一万多个形态各异的“福”字而得名,被誉为全省最长的“福”字书法长廊。实践队成员们踏上万福桥,被桥上密密麻麻、错落有致的“福”字所吸引。他们仔细观察每一个“福”字的笔画和结构,领略其书法艺术之美。有的“福”字刚劲有力,展现出书家的豪迈气概;有的则柔美细腻,透露出书家的温婉情怀。这些“福”字不仅展示了书法艺术的精湛,也体现了周宁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还深入了解了万福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他们听取了当地向导的讲解,了解到万福桥的建设历程和背后的故事。此外,队员们还参观了桥头的“福”字文化展览馆,观看了关于“福”文化的宣传片,进一步加深了对“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除了欣赏桥上的“福”字,队员们还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体验了与“福”相关的传统习俗。他们参与了当地的贴福字、挂灯笼等活动,亲手将一个个红彤彤的“福”字和灯笼挂在屋檐下和树枝上,亲身感受到了“福文化”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此外,队员们还积极参与了周宁的“村”晚、周宁有鲤、周宁台阁等特色文化活动。在“村”晚现场,他们欣赏到了精彩的民间文艺表演;在周宁有鲤活动中,他们了解了当地的鲤鱼文化,并亲手制作了鲤鱼形状的灯笼;在周宁台阁活动中,他们则领略了当地独特的民间工艺和建筑艺术。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队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家乡的“福文化”,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他们深刻认识到,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未来,他们将努力学习,将所学的知识与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为传承与发展家乡的“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圣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