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月23日讯(通讯员 王雨涵)为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号召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1月9日至1月11日,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丹东行,东港情”社会实践团队10名学生在校团委副书记常婉婷老师的带领下,深入丹东地区开展以“草莓飘香助振兴,水产养殖添活力”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地进行实地调研。
一、守护“莓”村梦想,沁润身心成长
1月9日,团队成员集体前往东港市椅圈镇东升草莓种植基地,走访当地草莓种植户,对草莓的生长环境,包括土壤条件、灌溉设施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进入草莓园,实践团队成员首先听取园主关于草莓种植技术、品种选育及最佳生长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的详细讲解。接着团队成员向当地种植户进行采访调查,了解其从事草莓种植行业的悠久历史,以及种植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在种植户的指导下摘取草莓,品尝草莓甜蜜的同时也于劳动中体悟到农业生产者的不易。
二、体悟“莓”力文化,活化“乡珍”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为深入了解当地农产品生产加工情况,1月10日,团队成员开展专项调研,与相关负责人针对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等一系列环节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并依托团队设计技能,就当地农产品进行免费标识设计及相关周边产品造型设计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探寻“海洋”奥秘,擎化振兴蓝图
1月11日,团队成员前往东港科技孵化示范基地,感受到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了解到了当地一种倍受欢迎的水产品——缢怪,俗称“小人仙”。团队参观了示范基地内的科研团队同当地渔民的生产合作过程,对缢怪的养殖环境、饲料配方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寻。基地工厂通过创新加工、创意包装、运用新媒体电商平台销售等多种举措,有效带动缢怪产业链的发展、拓宽市场渠道,推动当地渔业产业转型升级,使科技与生产深度融合。
四、点燃“普法”星火,建设美好生活
在实地调研草莓园和水产基地后,团队关注到了食品安全问题。随即,团队成员开展法律宣传活动,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知识。他们深入、详细地讲解这两部法律的主要条款,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助力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保障食品安全与自身权益。
以寸步量铁桥,以东港讲发展。经过此次“草莓飘香助振兴,水产养殖添活力”实践活动的深入实际考察,团队成员切身体验到了丹东地区种植业、水产业同科技相结合的变革之美,深切感受到国家对乡村发展的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已是势在必行的关键任务。相信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团队成员们将会把本次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感悟外化于形,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更好地建设家乡、建设东北、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出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雨涵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