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31日讯(通讯员 寇烨柳 郭天硕 史煦妍)为充分发挥青年在社会实践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2024年暑期,燕山大学“微光炙阳”乡村振兴实践队深入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村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调研活动,深入探寻当地著名特产青龙板栗背后的故事,重点了解青龙板栗的生产过程及其出售渠道。
图为实践队成员来到文兴板栗 郭天硕摄
五指山村坐落于青龙满族自治县的群山之中,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是青龙板栗的主要产区之一。青龙板栗以其壳薄、肉厚、口感香甜而著称,不仅深受本地人的喜爱,还销往全国各地,成为村民们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8月31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了栗兴农业有限公司,在此见到了韩文亮女士。作为新时代新农人,韩文亮女士及其团队一直在以多种方式打通栗子销售渠道,通过直播带货,打造板栗品牌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努力将青龙、农业、农村、农人发展壮大起来。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直播环境 郭天硕摄
随后,团队队员去到了板栗山上,看到了板栗的生长环境。板栗一般在九月份成熟,一年生长一季。板栗成熟时,“小刺猬”中间就会开一道口子,板栗就会掉出来。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上山捡板栗,之后再卖到栗子加工社。板栗的年产量通常不稳定,作为靠天吃饭的作物,一但遇上干旱,洪水,年产量都会大大下降。
图为韩文亮女士跟实践队成员讲解栗子的成熟期 郭天硕摄
接下来,实践队员观看了筛选栗子的机器,一袋栗子倒入机器中,会被筛为三类,坏果,个头大的栗子和个头小的栗子,之后再经过多次人工筛选,最终筛出的大栗子,个大形状饱满,之后被进一步加工成板栗产品。坏果则会被用作饲料。这种筛选方式不仅可以保证栗子的品质,而且也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浪费,减少成本。
通过与村民们的交流,实践队了解到,虽然青龙板栗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种植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例如,部分老树产量逐年下降,年轻劳动力的短缺、种植技术的更新滞后等问题,都对板栗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此外,由于缺乏品牌效应,青龙板栗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有待提升。
然而,村民们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五指山村正积极推进板栗种植的现代化转型,推广新品种、改良种植技术,并探索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努力将青龙板栗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随着科技的进步,五指山村的板栗加工技术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借助互联网平台,青龙板栗逐渐走出了深山,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村干部表示,未来五指山村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板栗种植的绿色发展,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力争将青龙板栗产业打造成具有竞争力的乡村特色产业。
图为实践队成员和韩文亮女士合影 郭天硕摄
通过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感受到了电商助农,看到了直播带货这个形式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也感受到了农村发展的巨大潜力。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更需要科技赋能和品牌意识的提升。青龙板栗的未来,寄托着五指山村村民们的希望,也将见证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同时,真诚希望青龙县可以发展的越来越好,也希望可以有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涌现出来,助力乡村振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寇烨柳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