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宣传倡导生活垃圾分类理念,增加人民群众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树立起“绿色、文明、低碳”生活理念,培养垃圾分类文明习惯,打造生态文明环境。8月5日至6日,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行知实践队联合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禾市镇国渡村开展了“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为主题的垃圾分类环保宣传实践活动,以知识赋能乡村振兴,实践队通过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积极践行垃圾分类,为实现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勤走访调查,宣环保教育
实践队在向当地村民了解平日村里的卫生文明状况后,团队成员通过对村民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调查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看法以及给村镇的意见。除此之外,团队还进行了垃圾分类科普宣讲,重点讲述了垃圾对产生环境的危害、常见垃圾材料分类的误区和哪些垃圾材料可以回收利用等。在调查中,指导老师汪毓指出:“客观分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效能,不仅有助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更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入户宣讲,绘画交流
在国渡村,行知实践队开展一场独具特色的垃圾分类科普小课堂,通过绘画“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以及“有害垃圾”等方面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的相关知识。活动还特别设计了互动环节,邀请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游戏,并进行了垃圾分类小知识抢答,通过这样的互动式小课堂宣讲,增强了当地村民对垃圾分类的兴趣和效果,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厚植文明沃土,清扫乡村道路
期间,实践队在乡村道路、停车场、篮球场、村集体合点等地方,自发为村里进行卫生打扫,活动的成功开展,使村民、儿童对垃圾分类和环保卫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实践队通过实际行动为村民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
此次“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许多居民和游客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活动,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环保和文明旅游的重要性,并承诺将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实践队队员们也表示,他们将继续努力,用青春的热情和行动为构建美丽、和谐、文明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青春因奉献而美丽,文明因行动而闪耀。让我们携手并进,以青春之名,共赴一场文明之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