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寻源溯流·青春助航”实践队抵达山东泰安学习锔瓷非遗

发布时间:2024-08-21 21: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吴云昊   阅读 6.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1日讯(通讯员 吴云昊)2024年8月20日山东科技大学“寻源溯流·青春助航”实践队抵达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学习锔瓷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于师傅为队员们详细讲解锔瓷的过程

在百木工坊家具中心,于师傅为实践队的队员们详细的介绍了锔瓷的历史以及锔瓷的步骤,锔瓷第一步就是对缝,将破损的瓷器拼接在一起,恢复原状,以便于为孔位定位.第二步定位点记,根据瓷器的纹饰结构以及样式确定打孔的位置和位点,以及锔钉数量和位置。第三步就是打孔,用金刚钻打孔。第四步锔钉,锔钉制作体现手艺人的水平,锔钉的韧性和制作锔钉的水平,也决定着锔补器皿的使用寿命。最后,将金属钉穿过瓷片的孔洞,用特制的工具将其牢牢固定。为了让队员们更加清晰地了解锔瓷的发展历程,于师傅分别用传统工具和现代工具进行了定位钻孔的演示,队员们纷纷惊叹于古人的智慧。

图为于师傅用传统工具进行钻孔

图为于师傅向同学们展示如何制造锔钉

接下来,于师傅为同学们展示了那些经过他修复后变废为宝的各类瓷器,如茶壶、茶杯、瓷缸等等。当我们问及为何会选择学习锔瓷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于师傅对我们说:“我第一次看到这项手艺的时候,我就惊叹于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它深深的吸引着我,可是现在时代发展的快了,瓷碗、茶杯碎了就再买一个,锔瓷人这个行业也越来越少见了。”正是出于这份喜爱,于师傅选择去学习并传承这项优秀的技艺,并完成了众多瓷器的修复工作。“现在对这项技艺有所需求的人,要么是这件物品十分贵重,要么就是对他有深厚的情感寄托,看到物品主人脸上那种失而复得的喜悦,我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豪!”

图为于师傅修复物品的前后对比

图为茶壶盖包边与茶壶修复

锔瓷,作为一种修复瓷器裂痕的独特技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蕴含着匠人的智慧与匠心。锔瓷人们不仅需要把物品复原,更要把它锯的好看,让它在这个过程中重获新生,赋予其艺术性,让它记录着时间的流逝以及人们为它倾注的心血。“寻源溯流·青春助航实践队”的队员们有幸亲身体验了古老的锔瓷技艺,这一传统手工艺让队员们深感震撼与敬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于轹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