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党员红色血脉,焕聚青春薪火相传”实践团采访退伍老兵

发布时间:2024-08-19 17:4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婧君   阅读 5.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前言

65年前,他是解放军28军83师的一名侦察兵战士,在炮击金门的战斗中,冒着连天炮火,在距离金门岛仅1600米的岛屿上抵近侦察,为军队炮火指引方向。

43年前,他是晋江市磁灶镇人民法庭的庭长,在工作中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用“小案子”讲好“大道理”,在另一片不同的“阵地”上,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指明道路。

现在,他85岁,“人老了,心不能老,思想要跟得上时代,活到老学到老”,他在学习的时候这样说道。从军人到庭长,他在不同岗位上恪尽职守,只因他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就是退伍老兵傅金锭。

人物介绍

傅金锭同志,1957年3月入伍。入伍期间先后担任28军83师侦察连排长、连长、连指导员。曾参与过1958年炮击金门的战斗。1971年转业至晋江市公安局工作,曾担任晋江市磁灶镇人民法庭庭长。入伍期间,傅金锭同志不怕牺牲,坚决完成组织任务。退伍后依旧坚持军人本色,在政法队伍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荣获“优秀中国共产党员”等称号,所在法庭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法庭”。

责重山岳,一腔热血赴军营

1957年3月,时年仅19岁的傅金锭怀揣着一颗为国为民的心加入了解放军,成为了83师侦察连的一名战士。

训练期间,他不仅努力学习基本的枪械射击,而且尤其注重提高夜间射击准确率。此外,他还重点学习了军事地形学,利用地图和指北针指示目标。

作为侦察兵,除了基本的军事训练外傅金锭老人还曾多次参加针对金门的侦察活动。从近海到半海,甚至到金门岛附近,傅金锭乘坐着民兵驾驶的小船,在颠簸的海上秘密观测国民党军的军事要点和攻势要地,并一一标记在地图上。为军队后来的攻击打下坚实的基础。

金门岛作为国民党军的重点防御地区,布防严密,许多侦察只能在夜间秘密进行,侦察任务十分凶险。

某次侦察结束后,傅金锭所在的侦察小组刚要撤退,不料却被国民党军发现。敌军炮艇带着刺耳的尖啸追来,炮弹在小船附近炸响,溅起的水花打湿了每个人的衣服。傅金锭赶紧发出紧急信号,通知炮兵,最终在炮火掩护下顺利撤回。

还有一次,傅金锭与其余两名侦察兵以及两名民兵共同在营长的带领下外出侦察。在金门附近,三名侦察兵开始进行紧锣密鼓的侦查任务,一人在船头用望远镜观察,一人负责在地图上标记。

侦察快要结束时,几人遭到了国民党军的机枪射击。同行的一名民兵队长被子弹擦破了皮,而营长却在把舵过程中,大腿直接被机枪子弹打穿。傅金锭老人回忆道:“当时哪里有什么怕不怕,就想着一定要完成任务,把地图带回去。”

赴火蹈刃,金门硝烟历生死

1958年8月23日,是傅金锭老人印象最深的一天。

那是金门炮战打响的日子!

8月23日,军队正式对金门国民党军指挥机构、炮兵阵地、仓库等重要军事目标实施大规模炮击。傅金锭被分配到小嶝岛观察所进行侦察。小嶝岛距离金门本岛仅1600米,是中国大陆离金门岛最近的地方。

今天的小嶝岛是厦门市的热门景点,每年有许多游客在此垂钓。而四十多年前,傅金锭正是在这片炮火纷飞的阵地上观测敌军动向,为军队炮火指引方向。

在战斗最激烈的一天,“下午还在战壕里开团支部的小组会,回去的时候发现床铺全都被敌人的子弹打中,枕头上还留着子弹的碎片”,傅金锭老人对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傅金锭所在的侦察连,积极侦察敌军动向,判定敌军方位,指引军队炮兵压制住了敌军的炮火,摧毁了敌军大批军事设施及物资。23日当天,炮击持续2个多小时,毙伤守军600余人,击伤大型货轮1艘。

以法为器,恪守公正务民生

1971年,已经担任连指导员的傅金锭转业,从部队回到晋江市。在县委的安排下进入晋江市人民保卫组,即后来的晋江市公安局,负责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980年,傅金锭被分配到晋江市磁灶镇人民法庭担任庭长。春去秋来,就是11年。在工作期间,傅金锭不忘军人本色,在政法工作中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处理每一起案件。积极调节群众矛盾,宣传法律知识,做好普法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持社会健康运行。由于傅金锭出色的工作,他所在的法庭被评为“福建省先进法庭”。在工作中,傅金锭总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关于政法工作和党的有关知识。关于基层法制工作,傅金锭老人这样说道:“群众的事无小事,共产党员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案子不大,老百姓放心才是最大。”

从那个带着稚气一腔热血投身革命的少年战士,到后来练达老成心系百姓的法庭庭长,春去秋来。每一步,傅金锭老人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一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守。国民党的炮火淬炼了他的战斗意志,政法工作磨炼了他的高尚党性,无论在哪里,他都始终遵守党的章程,把党的作风贯彻落实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婧君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6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