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 尚彦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梦绽青野实践团于2024年7月1日至7日,前往梅州市梅县区城东镇潮塘村,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推动乡村振兴和助力农业发展为目标,结合课堂所学,深入实地调研,积极探索解决潮塘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实地考察:丈量祖国大地
实践团成员们首先深入枇杷种植地,对潮塘村的枇杷种植现状进行了细致考察。潮塘村位于海拔410米的山坡上,昼夜温差大,成就了其枇杷甜美可口的独特品质。当地土壤沙黏适中,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有机质分解速度适当,并且易深翻耕种,是枇杷生长较为理想的土壤环境。然而,由于种植地分散、管理松散等问题,潮塘村的枇杷产量较低且不稳定。当地的自然条件,如多雨水和生物天敌,也对枇杷的生产造成了困扰。
图为枇杷种植地实景 叶裕铭摄
探访红色文化:铭记历史,激发力量
实践团还参观了潮塘村的红色纪念馆,这里记录了该村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的辉煌历史。通过详细的展览和讲解,团队成员们了解到潮塘村在这些历史时期中的重要角色,尤其是革命先烈李伯球等人的英勇事迹。李伯球等人不仅参与了艰苦的抗战斗争,还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牺牲和奋斗精神至今依然激励着潮塘村的居民,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此次参观不仅让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增强了大家对乡村振兴使命的认识和责任感。
图为实践团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 刘豫摄
发现困难:了解现状,倾听声音
实践团走访潮塘村村民,了解当地基本情况。调研中,团队发现潮塘村的主要问题包括交通不便、人口老龄化严重以及农业劳动力短缺。村里常住人口仅有20-30人,且以高龄老人居多,年轻劳动力的外流进一步加剧了这些问题。当地村民采取三种销售方式:①收购商在采摘季进入村里,到每家每户或者村小组去收购;②通过朋友圈等熟人社群的模式销售,老顾客很多,一般是快递发货;③种植户的年轻人用私家车、摩托车拉枇杷到集市上卖。当地枇杷的销售渠道单一且销售方式简单,且因交通不便和储存条件差,销售也面临挑战。
图为采访当地村民 周宏涛摄
积极行动:推动乡村振兴
在总结汇报中,实践团提出了多项改善潮塘村现状的建议。目前村里仍无生产合作社,但根据采访可知,当地居民建立合作社的意愿较强。由于当地农户都是零散售卖,售卖价格不一,枇杷品种不一,当地农户可以和政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枇杷种植的集约程度与规模,集中种植用地等重要资源,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动共同开辟种植地、改良土地肥力,共享优质品种与种植方法等农业资源,助力集体共同提质增效。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潮塘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也展示了广外学子关心社会、服务乡村的责任与担当。未来,梦绽青野实践团将继续关注乡村振兴,为更多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尚彦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