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农学子三下乡:“湿”意菜子湖,绿韵美丽村

发布时间:2024-08-16 21:5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汪迪   阅读 1.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全面贯彻党二十大精神——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这个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并根植于“乡村振兴”的战略思想。近日,安徽农业大学赴安庆沿江、巢湖流域社会实践团来到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的菜子湖,对湿地周围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服务系统进行调研,并携手当地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

牢记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殷切嘱托,政府力图把菜子湖打造成安庆生态保护的靓丽名片。而打造名片的核心就是实现人水和谐共生、湖村相依共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把菜子湖打造成生态、民生、创新、发展、文化名片。

绿色系统——湿地菜子湖,绿意盎然的生态乐土

菜子湖气候宜人、风光旖旎,是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公园。当地政府通过智慧环境监管技术开展了湿地保育、退田还湖、圩区利用、社区共管等一系列有效治理,为候鸟打造出了一方“山水湖光生态美”的生存空间。在实现碧水工程上,构建了全流域、全方位、全过程的水污染防治体系,探索建立湖泊生态补偿机制,大力消减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禽畜水产养殖污染。在生态修复方面,系统治理,高标准实施湖泊两岸绿化美化,营造千顷生物栖息地,加快推进山水林田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图为团队前往菜子湖观鸟亭观测生态环境。 潘子严 供图

绿色宣讲——科教科普馆,绿韵悠扬的宣讲殿堂

在集展示、科普、宣教功能于一体的湿地科普馆内,团队成员看到菜子湖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补充地下水、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深刻体现了当地人民在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上做出的巨大努力。同时,该馆致力于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意识和生物多样性的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引领示范,带动各界民众争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共同参与到湿地生态保护的行动中来。未来该馆将通过利用菜子湖特色历史文化遗产,加快发展文创、文旅、文娱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提升乡村灵气与精神内涵,夯实文化软实力,提升乡村影响力。

图为团队成员在科普馆学习生态治理措施。 潘子严 供图

绿色先进——美丽姥山村,绿景如画的先进典范

姥山社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实现村镇高质量发展和高颜值生态有机统一,通过富民共享工程,聚焦“宜居宜业,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让湖泊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持续发展特色小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加强“农湖”相依,“水村”融合,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提升人民群众的良好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粮食生产大户”姚润家庭农场的姚学先生介绍到:“像我们这样的土地承包大户,现已全部利用现代化机械化的生产方式、精细化的经营模式和多渠道的电商等平台实现了增产增收”。菜子湖现已成功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美丽乡村建设变成了现实,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图为团队在姚润家庭农场与农场主的合影。 潘子严 供图

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仰望夜空,繁星闪烁。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此次调研活动中,团队成员也积极跟随党中央的指导思想,开展公益小课堂,分发垃圾分类手册,亲身实践与村民共同清理垃圾,提议环境保护标语等,共同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将天更蓝、水更绿、山更清的美丽图景展现在世人面前。

水天相接,宏大而辽阔。盛夏的风掠过,湖面泛起涟漪,轻轻的将菜子湖与我们的心连接在了一起。从现在到未来,安徽农业大学生态经济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将继续与当地政府携手保护菜子湖,让这场水与陆相遇的奇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永远演绎下去。同时安徽农业大学也将继续深耕“万名学子联千村万户,青力‘犇’赴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来源:王夏楠 何俊洁 潘子严 秦绍哲 汪迪 张予馨 张子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迪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8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