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学子赴井冈山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4-08-16 21: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董佳琦 刘弘洋   阅读 6.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大学生云报8月16日讯(通讯员 董佳琦 刘弘洋)2024年7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校团委赴井冈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七名成员前往江西吉安全国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筑梦之旅”的实践活动。在实地教学、访谈交流、情景体验等一系列实践学习中,队员们瞻仰革命旧址、追思红色故事,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华中农业大学团委及张之洞班学生暑期培训班开班仪式)

 

(实践队伍进行八角楼党史学习)

 “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人民军队的建军史上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在追溯了“三湾改编”的重要事件后,同学们以班为单位开展“三湾改编”的情景模拟。队员们拟定班名、口号,制作班旗,划分职位。通过合作,队员们进一步认识到“三湾改编”对于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同时队伍凝聚力也大大增强。

实践第二天,队员们首先参观学习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随后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祭奠英烈。现场教学的红色故事讲述使队员们进一步了解了革命年代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思考自身作为青年的初心和使命。在烈士陵园,队员们重温入团誓词,传递着对革命先烈们的敬仰和传承革命精神的决心。下午,队员们来到了小井红军医院旧址,学习到张子清、曾志等革命前辈的事迹,对小井红军医院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实践队伍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7月18日,队员们开展了“红军的一天”的实践体验。经过近一小时的山野急行军,同学们来到了坝上村,开始编担架、制作红军餐。在与老乡的交流和实地感受中,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当年的革命斗阵故事,深刻体会到了新时代革命老区的崭新变化。晚上,同学们在基地中心开展红色音乐课教学。在一首首脍炙人口而又包含深情的红色歌曲中,队员们追忆红色故事、领略革命精神、展望新时代。

(队员李文杰体验红军的一天)

 队员们来到“三大纪律”颁布地荆竹山和大井朱毛旧居开展现场教学。下午,队员们参与了“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的访谈教学,学习到朱良才上将一生践行“永远跟党走”的初心使命,以“淡泊名利,执著人生”的优良家风教育后人的事迹;了解了被称作“红色簿记第一人”的赵榕中将投笔从戎,几十年初心不改、践行党的宗旨使命的故事。这些故事使书本上的故事变得生动立体起来,队员们深有感触。

(实践队伍参加“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访谈教学 )

随着此次实践将近尾声,大家相互交流心得,团队成员李文杰认为:“在革命过程中,革命先辈们为了自身的理想信念把生死置之度外,革命胜利后又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待子女,他们严格要求,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红色基因的传承,也明白了我们此次社会实践的意义,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红色基因一代代延续下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实践队伍参观谢氏慎公司)

团队成员董佳琦表示:“此次井冈山之行激励着了我解学习更多关于红军的英勇事迹。我将通过阅读更多红色经典书籍,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在如此艰苦的年代一步步成长,披荆斩棘最终取得全面胜利的。这些革命前辈的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激励我们努力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不竭动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曲家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