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5日讯(通讯员 农若棠 林美妊)近日,湖南工商大学暑期”三下乡“稻梦实践队来到怀化市安江镇的安江农校和高庙遗址进行参观调研,探寻“一株水稻的文明传承”,汲取深藏“禾下”的不灭精神。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湘工作近70年,三湘四水是他应用知识、挥洒汗水、产生灵感的地方。稻梦社会实践队先参观了安江农校纪念园,这里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更是袁隆平院士等一代代农耕文化名人的精神家园。
安江农校纪念园文化墙
穿过古朴简洁的安江农校校门,袁隆平院士亲笔题写的“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几个黄色大字在斑驳的红墙上十分耀眼。循着安江农校的主干道,袁隆平生活和工作多年的旧居、老校舍、科研楼、实验室、试验田一一映入眼帘。在这里,稻梦实践队对袁隆平事迹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不禁感叹袁隆平先生对科研的不懈追求、对学生的悉心指导、对祖国的伟大贡献。他历经坎坷却不忘初心,这种科学家的使命和精神已成为这的一种文化符号,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矢志不渝的顽强精神。
稻梦实践团合照
随后,稻梦实践团队来到了高庙遗址。这曾入围“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项目名单,出土的白陶瓷器、碳化稻谷粒等文物诉说着高庙文化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意义。这些文物不仅揭示了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还呈现出史前农耕文明的丰富多样性,它们是揭示沅江流域史前农耕文明起源与演进的一把“密钥”。在高庙遗址保护利用中心文化陈列馆,稻梦实践队与文物对视,同古史对话,穿越千年想象高庙先民的生活与劳作。
湖南工商大学学子参观水稻历史博物馆
纵观“一粒种子”在怀化的前生今世,这里的稻作文化厚重绵长,凝结着五溪儿女的智慧和汗水,他们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过去,也正在接续奋斗中开创美好的未来。安江农校与高庙遗址隔江相望,相映生辉。安江农校的每一个角落无不讲述着袁隆平院士的家国情怀、为世界粮食安全的奋斗旅程;高庙遗址的发掘,则解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再现了农业的起源与发展,揭示了沅江流域史前稻作文明的演进。雪峰山下,辉煌传奇正在续写,隆平精神永在传承……
文:农若棠 林美妊
图:贺国湘 徐妍汐
审核老师:邓文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邱甜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