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 ——水利学院齐河县“吨半粮”“空置房改造”特色农旅产业调查研究队

发布时间:2024-08-13 17: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于锡浩 杨奕哲   阅读 8.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在这个炎炎夏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实践队的身影出现在了德州市齐河县的广袤田野间,展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调研之旅。

(实践队出征仪式)

7月12日,实践队来到了齐河县吨半粮建设的示范基地。这里,现代化的农田基础设施令人赞叹不已。规整的农田一望无际,纵横交错的灌溉渠道如同大地的血脉。同学们穿梭其中,详细了解每一项设施的运作原理和实际效果,感受着科技的巨大变革。

当地的农田中,秋玉米长势喜人。实践队成员深入田间,仔细观察玉米的生长状况,测量植株高度,查看叶片颜色,评估土壤湿度。他们蹲下身来,轻轻拨开土壤,查看玉米根系的生长情况。通过与当地农民的交流,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节水灌溉技术在节约水资源的重要作用。

(队员考察粮食生长状况)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发现齐河县在农业发展方面有着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在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的把控上,齐河县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善了农田路网、林网和水网建设,沟渠路林桥涵闸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建成高标准农田 80 万亩,全县粮田林网覆盖率达到 100%,农田有效灌溉率达 95%以上,成为全国一流的高标准农田典范。

同时,齐河县积极实施良种提升工程,自2006年起,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连续十五年开展全县百万亩小麦统一供种,筛选推广高产、优质良种,全县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推广种植山农111、济麦44等优质强筋小麦7万亩,引导特色专用玉米。

(齐河县粮食生长情况)

在农业科技方面,齐河县大力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制定了《小麦、玉米质量安全生产标准综合体县市规范》,集成推广小麦“七配套”、玉米“七融合”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应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农药、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实现了粮食“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创造了粮食绿色高质高效“齐河模式”,建成了全国面积最大的80万亩绿色食品(小麦、玉米)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此外,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专项,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联合实施了粮丰工程项目,积极探索构建高产稳产、协同高效的鲁北区域绿色丰产增效技术模式,正在筹备建设山东省小麦、玉米产业研究院。而且围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积极开展粮食绿色生产技术培训。聘请省农科院、山农大等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定期举办技术讲座。

在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上,齐河县实施“五个一百”引领工程,扎实开展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全县农民合作社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此次调研活动,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的学子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让学子们深刻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信在未来,学子们将带着在齐河县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奕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9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