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3日讯(通讯员 张城源)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近日,东北大学“东风化雨”社会实践团前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开展了主题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深入基层行实践,传承乡音润人心
为培养浓厚家国情怀,探索乡村振兴有效行径,实践团来到多民族聚居的城市社区——临潢家园社区,参观“民族融合小课桌”、“民族服饰风情长廊”,了解社区基层党建、民族团结融合等情况。在采访中,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筹指导支持下,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社区党委建立起老年驿站,创新老年人医养、康养、日间照料等一体化服务和社区康养的新模式,让社区各族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深受辖区老年人的欢迎。结合社区少数民族人口多、服务需求多元的实际,临潢家园社区在具体工作中主采取强化党建引领、强化服务跟进和强化文化传承三项措施,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作用,传承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民族风情长廊”。通讯员 张城源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采访。通讯员 张城源 供图)
学习说好普通话,同心知音遍华夏
实践团成员走进翁牛特旗乌丹第六小学(蒙古族小学),以“普通话、民族语言使用程度”为切入点,在学校进行调研采访。当地老师表示,“青少年时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该时期受到方言的影响,形成具有方言的语音语感便很难矫正,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推广普通话,举办了讲故事大赛、普通话手抄报、普通话问好等系列活动来埋下孩子们心中学习普通话,讲好普通话的种子”。实践团一次生动的调研,种下了孩子心里一个梦,一句亲切的普通话,说出了四海同音的梦想,“东风化雨”社会实践团充分挖掘蒙族小学特色,充分运用“推普+”的策略,吹响“携手推普进学校,民族融合展新篇”的号角。
(图为实践团为翁牛特旗乌丹第六小学进行授课。通讯员 张城源 供图)
(图为实践团进行考察走访图片。通讯员 张城源 供图)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东北大学“东风化雨”社会实践团紧紧围绕“寻足迹 悟思想 守初心 担使命”实践主题,秉持“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坚定“走进社区,走进基层”的初心。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五周年之际,实践团成员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让青春在建功新时代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东北大学 刘正之)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临潢家园社区工作人员合影留念。通讯员 张城源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