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电“青春知行团”暑期“三下乡”:“智”趣暑期,梦想启航

发布时间:2024-08-07 21:4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梁靖梓 王俊鑫 周春霞   阅读 3.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梁靖梓 王俊鑫 周春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人“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打通城乡文化交流“最后一公里”,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近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七彩绘夏阳,五色描童心”暑期实践奔赴重庆市江津区贾嗣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一、聚集微心愿,放飞微梦想

为了更深刻地传递对乡村留守儿童的深切关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实践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贾嗣镇,精心搜集孩子们的微小心愿,随后队员们为他们亲手准备每一份礼物,这都蕴含着“大哥哥”、“大姐姐”们的温暖祝福。在队员们亲手将这些满载爱意的惊喜送到孩子们的手中,完成了一次极具仪式感的交接。孩子们的笑脸如同夏日里最耀眼的阳光,不仅温暖了队员们的心田,更照亮了他们未来的梦想之路。

二、播下环保种,绽放绿色花

为了树立和践行绿色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孩子们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实践队策划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主题活动。队员们再次与孩子们携手,脚踏“绿色足迹”,开启“小手牵大手,环保共同行”实践之旅。其中,最重要的环保立牌制作环节中,队员们鼓励孩子们尽情发挥自身的奇思妙想,并引导其将环保理念融入作品,孩子们化身环保小卫士,与队员们并肩深入乡村,共同进行垃圾清理,并开展了一场深入人心的环保宣讲。这一系列行动,不仅让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环保的种子,更教会了他们怎样以实际行动守护这片绿色家园。

三、扬科技之帆,筑梦想之桥

为了提升小朋友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实践队员还精心筹备了一场物理化学小课堂,旨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无限热爱。课堂上,队员们通过一系列既简单又充满启迪性的实验,引导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奇幻的化学背后揭示一条条科学定律,每一个现象都让孩子们惊叹不已,激发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四、探农业之路,筑振兴之基

为了深入乡村、了解乡村、服务乡村,实践团一行深入贾嗣镇五福村李子种植园区开展研学交流活动。在李子园种植区,实践队员与农户进行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李子种植技术、产量及市场情况。在田野上,队员们还遇到了一位致力于乡村振兴的新农人——唐轶,这位昔日西南农业大学制药专业的精英,以超凡的胆识和深邃的洞察力,跨越了专业鸿沟,将贵州六马镇的蜂糖李树苗带到了江津,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他的奋斗故事让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艰辛与希望,更加坚定了这群青年大学生服务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念与决心。

五、文化传薪火,艺术润童心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国学文化经典,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实践队在江津区贾嗣镇文化中心开设了一堂“学习+手工”的传统文化小课堂。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习了中国结的编织艺术、传统剪纸的方法以及DIY扇面画的创作技巧,并亲手制作了许多独具审美的作品。面对孩子们的才华与创意,两代人的交流与学习,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生动体现。

六、趣味运动会,团结共成长

活动最后一天,队员们组织开展了一场趣味运动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与队员们共同参与“三人两足”、“一圈到底”、“抢凳子”及“吹乒乓”等趣味游戏。这些游戏不仅考验了孩子们的体力与智慧,更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竞争意识,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友谊与成长。

七、乡野续新篇,授牌启新程

为了更好“联结”城市与乡村,让社会实践不止于一次、不止于今年夏季,,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辅导员老师现场慰问指导,并与该村达成实践共建协议,授牌“大学生劳动实践基地”。“青春知行团”负责人梁靖梓同学说:我们用实践行动将所学专业知识付诸实践,用接地气的语言普及科技知识,既得到了专业锻炼、树立了专业志向,又感受到了专业服务社会的成就感。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落实学校实践育人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深化校地联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扩大活动影响,增强工作实效,引领更多青年大学生下乡、返乡、兴乡,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丹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18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