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黎锦瑶)【核心提示】:2024年7月25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湖北宣恩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湖北省宣恩县进行深入调研。此次实地考察旨在了解宣恩城内少数民族建筑和特色民俗文化,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2024年7月25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湖北宣恩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展开调研。此次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了解传统建筑文化,学习宣恩县特色民俗文化,并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随着夜幕的降临,宣恩县不仅以其璀璨的夜景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实践团成员深入宣恩县内,实地考察了向阳巷老宅、曾家老屋等历史遗迹,并漫步于贡水河畔,感受这片土地上的历史韵味与自然风光。
向阳巷老宅:传统建筑的活化石
向阳巷老宅位于宣恩老城区工农街,是宣恩规模最大的一座传统建筑单体。实践团成员们踏入这座历经沧桑的老宅,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古朴而宁静的年代。老宅原为两进两层四合天井,现仅存临街双层木楼与部分院落,全屋采用穿斗木结构,屋顶一半悬山一半歇山,二层走马回廊环绕,展现出土家族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成员们仔细记录下每一处细节,深刻感受到了土家族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实践团成员查看非遗保护项目布置 丁李彤摄
曾家老屋:岁月留下的痕迹
随后,实践团一行来到了位于猫儿堡社区的曾家老屋。这座老屋虽已历经风雨侵蚀,但正房三间与厢房半间仍保存相对完好,展现出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成员们在此驻足良久,仔细观察建筑的每一个细节,感受那份岁月留下的痕迹。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谈,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座老屋的历史故事和家族传承。
实践团成员体验特色编制 丁李彤摄
贡水河畔: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考察完老宅后,实践团成员们漫步至贡水河畔。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是恩施州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全长约36公里,类型多样,风光旖旎。河畔两岸山峦起伏,青山环绕,湖水碧绿如镜,与幽深的峡谷共同构成了一幅雄奇险秀的优美画卷。成员们沿着河畔步道前行,欣赏着沿途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他们还参观了河畔的多个景点,如文澜桥、贡水河音乐喷泉等,深入体验了宣恩的民族文化与湿地生态之美。
实践团成员漫步于宣恩夜景中 丁李彤摄
农文旅融合:夜色经济的新篇章
在探索宣恩夜景的同时,实践团成员们也敏锐地捕捉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机遇。他们发现,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宣恩的夜景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因此,他们建议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打造以夜景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如夜游土家古寨、观赏苗族灯光秀等,让游客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此外,实践团还提出,可以进一步挖掘宣恩的农业资源和文化资源,将农事体验、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融入夜景旅游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通过举办丰收节、文化节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与体验,促进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在宣恩的璀璨夜景下,实践团成员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与经验,更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他们表示,将把此次调研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宣恩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时,他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到类似的实践活动中来,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启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