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 陈洵钰 王炯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7月9日,佛山大学兰城潮韵实践团来到誉有“英歌之乡”的泥沟古村落,探寻泥沟村发展“文旅”融合的新路径。
图为泥沟村黄昏时景象 通讯员 李纯娜 摄
2009年泥沟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2012年11月又入选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村落。泥沟村自宋末元初便深深植根于此片沃土,历经悠悠七百余载的更迭,处处弥漫着岁月沉淀的韵味。
泥沟村祠堂文化昌盛,全村共有一百多座风格各异的祠堂。它们多采用“四点金”与“下山虎”结构,屋顶灰塑以龙凤狮虎等动物为造型,庄重华贵;屋檐下的蚀刻细腻烦琐,色彩鲜艳而不俗气,无不展现着潮汕的建筑美学。
图为泥沟村祠堂 通讯员 刘妍晴 摄
图为泥沟村祠堂 通讯员 刘妍晴 摄
图为泥沟村祠堂 通讯员 刘妍晴 摄
泥沟村依山傍水,山明水秀,沟渠贯穿村庄每一处有人家居住的地方,每一处居住地都有一处或多处池塘,最终汇入白坑湖。在风水学中,水被视为财富和福气的象征,泥沟村的先民在建宅时,往往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以期望能够聚敛财气、福气。
图为泥沟村美景 通讯员 李纯娜
英歌文化在泥沟村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一种融舞蹈、武术和戏剧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其英歌舞表演不仅在当地重大节日和文化庆典中扮演重要角色,还多次获得国家级荣誉。2022年,泥沟英歌队凭借作品《盛世雄风》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这是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
图为泥沟英歌 通讯员 李纯娜
通过调研走访,实践团成员们对泥沟村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泥沟村非常重视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并采用现代环保型加固材料以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队员们与优秀的基层干部探讨如何通过科学规划与布局的方法实现古宅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不仅可以让泥沟村建筑文化得到传承,还能推动乡村振兴。
英歌墙绘的生动形象给泥沟村的古村落增添了青春活力,这面卡通版的英歌墙成了泥沟村的网红地,每位来泥沟村的旅客都乐于去那里拍照打卡。实践团成员对泥沟英歌进行探索,通过英歌墙绘打造泥沟英歌的新名片,深入推进泥沟英歌文化创新性发展,绘就“绿美乡村,文旅发展”之图。
图为泥沟英歌墙绘 通讯员 王炯铄 摄
与村民们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深深感受到他们的热情与淳朴民风。村民在给队员讲解泥沟村的历史与当地民俗文化,并邀请队员们在节庆时亲身来感受泥沟的热闹范围。
图为兰城潮韵实践团与村民们交谈 通讯员 刘妍晴 摄
在实践团成员的调研中,泥沟村的祠堂文化和英歌文化都得到更进一步的挖掘,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与当地村民一起探索了文化传承发展之道,更好地促进了当地特色文化与旅游业的完美结合,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地方旅游业名牌。
2024年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传播“绿美广东”建设好声音,展现南粤大地生态建设最新成果,兰城潮韵实践团成员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泥沟村的生态建设,提高了人民的环保意识,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实践团成员探索了“英歌+旅游”的发展路径,助力泥沟实现高质量发展,让英歌文化响遍中华大地,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洵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