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学数学学院新韩路护江队前往潮州市高厝塘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推普之花满乡村,垃圾分类树新风

发布时间:2024-08-04 20: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晓雯   阅读 8.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 李晓雯) 为促进社区文化交流和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佛山大学数学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新韩路护江队于7月 17日到潮州市高厝塘村的少先队员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趣味游戏,为当地的小朋友推广普通话以及宣传垃圾分类等绿美知识。

在活动前期准备中,突击队队员与高厝塘村村委积极交流,根据高厝塘村实际情况,在高厝塘村村委协助下,召集当地的适龄儿童开展活动。活动围绕绕口令和垃圾分类俩个趣味游戏开展,旨在推广普通话的使用,并倡导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吸引了少先队员基地周边的儿童参与。

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推广普通话是为了使人们在使用家乡方言的同时,也能够在不同场合使用普通话。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新韩路护江队采用“寓教于乐,寓乐于学”的方法,设计趣味绕口令,通过奖励制度,调动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乐趣,利用趣味性与教育性并存的游戏来引导学生爱上普通话,使普通话推广更有魅力。

在活动过程中参与孩子们也积极参与,获得自己喜欢的奖品,遇到不会的字词,新韩路护江队队员也积极教授。在活动中,待小朋友们读毕,队员会认真纠正小朋友们的发音错误,示范和教导正确读音,并引导小朋友使用正确发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普通话交流能力,感受普通话的魅力。

图为新韩路护江队队员向小朋友推广普通话。 张溢圻 供图

垃圾分类新时尚,绿色环保齐践行。为贴近高厝塘绿美乡村的活动,活动的第二项流程是垃圾分类的趣味活动。新韩路护江队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案例,向孩子们讲解了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分类标准及环保意义。告诉孩子们,垃圾分类不仅是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响应,更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为加深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印象,活动特别设置了知识问答环节。问题紧贴日常生活,如“废旧电池应属于哪类垃圾?”“厨余垃圾应该如何处理?”等。孩子们踊跃参与,争相抢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每当有孩子答对问题,便会收获热烈的掌声和一份小礼品,这不仅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认可,更是对他们环保行动的鼓励。

随后,活动进入了实操演练阶段。在新韩路护江队队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分为三组,每组都会拿到“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四张垃圾桶图片以及能够贴在纸上的垃圾卡通图案。将卡通垃圾贴到对应的分类垃圾桶上。他们认真分辨,仔细摆放,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环保的热爱与责任。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和意义所在。顺利完成垃圾分类并交由新韩路护江队队员校对后,每组成员都可以到新韩路队员处领取奖品,拍照留念。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将所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中,与家人一起实践垃圾分类,共同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小朋友们分组进行垃圾分类活动。张溢圻 供图

少先队员基地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还有效推广了普通话的普及和使用,提升了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能力。参与者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它让青少年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树立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不断推动建设绿美潮州,推动乡村振兴。

纸新韩路护江队在此次少先队员基地实践活动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更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未来,新韩路护江队的队员们将以本次社会实践调研为起点,用行动挥洒青春汗水,用脚步践行实践本质,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新韩路护江队队员与孩子及村委工作人员合影。 郑清纯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晓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