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之武术传承,南京审计大学“沛风武韵”实践团队走进沛县

发布时间:2024-08-02 18: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胥耀茗   阅读 2.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胥耀茗)近日, 南京审计大学润园书院“沛风武韵”实践小分队依据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文化振兴”战略,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踏上了对武术之乡沛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之旅,致力于深入了解并记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脉络与当代传承情况。

1.歌风台:历史的回响与武术的脉动

7月10号上午,小分队来到第一站,沛县的象征——歌风台。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不仅是沛县的文化标志,也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队员们在歌风台的古迹前驻足,通过观察和学习,深刻感受到了沛县武术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脉络。

图为沛县歌凤台队员介绍讲解武术之乡-沛县 刘贞言 摄

2.大屯镇:传承人的故事与武术的未来

7月11号下午,小分队前往大屯镇,这里是沛县武术非遗传承人刘士进的故乡。他们与刘士进进行了深入的访谈,探讨了他在武术传承方面的经验与见解。刘士进老师以其深厚的武术造诣和独到的传承理念,为小分队成员们揭示了沛县武术的传统精髓与现代发展方向。他的故事和技艺,为队员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沛县武术的独特视角。在访谈中,刘士进详细阐述了沛县武术的传承历程、发展现状以及他个人在传承过程中的坚持与创新。

图为采访徐派少林拳传承人-刘士进 刘贞言 摄

3.学员心声:武术的新生代与未来的希望

深入武馆调研,小分队成员见识到了武馆学员扎实的基本功练习,以及优秀学员的徐派少林拳展示。简陋狭小的武馆遮盖不了小到四五岁孩童的坚毅的面庞,也阻碍不了学员的高涨热情和武术的永续传承。此外,小分队还采访了沛县武术的学员代表,深入了解了年轻一代对武术的学习态度和未来期望。这些学员的热情参与和积极学习,不仅展现了沛县武术在新时代的生命力,也预示着武术文化在未来的传承与发展。

 

图为学员踢腿展示 刘贞言 摄

图为学员武术套路展示 刘贞言 摄

4.市场调研:社会认知度的全面评估

为了全面了解沛县武术在社会中的认知度,小分队在徐州市开展了广泛的市场调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他们收集了大量涵盖不同年龄层次的调查问卷,旨在科学分析和评估沛县武术在公众中的普及状况和影响力。

图为队员随机发放调查问卷 刘贞言 摄

 南京审计大学润园书院“沛风武韵”实践小分队的这次活动,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一次系统性研究与推广尝试。他们的努力不仅加深了对沛县武术文化的认识,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小分队的研究成果,为推动沛县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国际化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梦雨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7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