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寻民族团结之魂:一场沉浸式的毛南族文化瑰宝之旅

发布时间:2024-08-02 00: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黎家铭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石裕焕 孙紫琦 梁有有 黎家铭 莫伟奋 黄韦娇)2024年7月14日,桂林理工大学的“壮乡筑梦同心起,毛南情浓民族昌”社会实践团踏上了一场特别的旅程,来到了隐匿在山水之间的四坊非遗研学基地。这次探索之旅意义重大,仿佛是一次深入灵魂的文化历程,让参与的学子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非遗技艺,感受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独特魅力,领略中华民族智慧熠熠生辉的奇妙之处。

研学基地扎染工艺品  在四坊非遗研学基地这片充满浓厚文化气息的土地上,桂林理工大学的学子们仿佛穿越千年时光的隧道,与古老而神秘的技艺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活动当日,实践团成员们首先被毛南族织锦那巧夺天工的精湛工艺所折服。在织锦负责人的耐心引领和悉心指导下,学子们亲自动手实践,从精心挑选丝线、细致穿筘,到经纬线的巧妙交织,每一个细微的步骤都凝聚着历代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伴随着织机的吱呀作响,一幅幅色彩绚烂、图案精美绝伦的织锦缓缓呈现在他们眼前。这不仅让人由衷惊叹于毛南族织锦技艺的细腻入微与复杂精妙,更让人深刻体会到这项非遗技艺所承载的深沉民族情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

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扎染技艺

在四坊非遗研学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传承的活态见证,展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实践团成员通过沉浸式体验毛南族织锦的制作方法,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他们欣赏到蜡染布的精美图案、扎染的梦幻色彩以及织锦的细腻质感,这些作品无不体现出毛南族人民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

每一项非遗技艺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保护和传承非遗技艺不仅是对技艺本身的珍视,更是守护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家园的重要一环。这次体验不仅让学子们近距离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制作过程,还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些技艺如何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中华文化精髓。

实践团成员体验织锦的制作过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黎家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3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