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文服农共奋进,乡村振兴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4-08-01 23:1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彭乐融 蔡淑婷 陈敬斌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广州华商学院“石韵数博”百千万工程实践队

——活动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刘宇杰)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发挥专业优势,把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相连,2024年7月9日至7月22日,广州华商学院“石韵数博”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前往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开展为期14天的“文化传承赋能乡村振兴”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石韵数博实践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荣登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同时还被中国网、中国报道网、掌上梅州、广东新闻资讯网、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实践团队目前(截至2024年7月22日,共14天)已完成推文16篇,视频7条,视频浏览量超11200次,点赞量超3600次。


教育铸未来,知识展宏图

烽火映初心,红途扬壮志

7月11日至12日,石韵数博社会实践队于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益昌村开展红色文化“薪火赓续”主题教育活动。该活动将当地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和“手工编制画”、“DIY火炬”创意活动结合,让青年学子们充分了解红色革命传统的崇高精神。

围屋藏故事,古韵永流芳

7月15日至16日,石韵数博社会实践队携手梅县区南口镇车陂村民委员会、南口镇社工站车陂服务点、南源世第联合开展客家文化教育宣讲活动。在宣讲现场上,队员们就客家精神的内涵、围龙屋独特的建筑结构与建筑形式等内容为在场的学生们传授知识答疑解惑;通过DIY手工活动、合唱歌曲等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们沉浸体验、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智语启新思,科技融言教

7月13日,为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驱动创新发展,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石韵数博社会实践队开展“AI人工智能科普课程——探索AI绘画的奥秘”暑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实践队成员生动形象地向小朋友们展示AI绘画作品、介绍AI技术的特点、传授AI绘画基础知识。


传承守根脉,文化共奋进

拂尘敬先烈,清扫慰英魂

7月10日,石韵数博社会实践队前往梅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教育活动,深切缅怀中华民族历经艰辛、铸就辉煌的奋斗历程。团队成员在活动中细致清扫纪念碑,向革命先烈献花并静默伫立,承诺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市井藏烟火,圩日聚繁华

7月19日,为响应“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号召,石韵数博社会实践队于梅州市南口镇益昌村开展“圩日文化”主题活动。实践队队员们感受美丽乡村建设,体验新铺民俗文化,品尝客家特色美食,深入南口市场调研客家圩日文化内容,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共筑中国梦,力量显担当

尊老承美德,慰问暖人心

7月10日至11日,实践队与南口敬老院联合举办“青春志愿行,浓浓敬老情”主题活动。此次多样化活动中,实践队队员成立卫生小组,开展一系列院内清扫、屋内焕新、齐唱红歌等活动,为老人们创造一个更加整洁、舒适的居住空间。此外,团队成员为敬老院的老人送上夏日解暑水果,传授老人们保健手指操。实践队队员们可以共同为老人们带去欢乐和温暖,同时也能够以自己的行动传递出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

党徽照晚晴,拜访传红史

7月10日,石韵数博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在益昌村社工站社工邹文静的带领下,拜访了50年党龄的老党员吴艳华。吴爷爷向队员们述说了老一辈党员的红色故事,传递了老党员们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实践队队员们从中汲取红色力量、感悟青年使命,在实践中赓续红色血脉。

缅怀先烈志,清扫故居尘

7月10日,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石韵数博社会实践队走进益昌村陈益昌故居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清扫红色故居”主题活动。实践队队员用实际行动弘扬红色文化,希望能激发更多的人用英烈的精神来鼓励和鞭策自己,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英烈故居永远是一片净土。

绿满南粤地,清扫共守护

7月20日,为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石韵数博社会实践队于南口镇益昌村开展“清扫村道暖民心”志愿清扫活动。实践队队员手持清洁夹,拎着垃圾袋沿着益昌村村道,相互配合,将村道两边的垃圾清理干净。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为村民们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环境。


耕耘田野间,共绘丰收景

绿意绘梦无边,农艺韵致悠长

7月14日,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实践队于车陂村南源世第开展“绿野绘梦,农艺风情”画布绘画活动。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了四幅农业IP场景图绘画,落实绘画赋能乡村“百千万工程”,为车陂村乡村环境增添了独特的青春活力。

火龙红满枝,农活体验时

7月18日,实践队联合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村委会开展火龙果采摘活动,深入了解农户,积极投身劳作,认真学习劳作知识,主动帮助村民分拣,在参与乡村治理中担当作为,在服务农民中增长才干。


实践心得

实践队队长 李乾宇

此次实践活动深入至梅州市南口镇的益昌村、车陂村和侨乡村,我深刻感受到“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乡村振兴,青年先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强烈的责任感,时刻关注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实学识、淬炼本领、铁肩担责、躬身践行,用青春的朝气、冲劲与主人翁精神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业绩,以青春之我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队队员 彭乐融

参与此次“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活动,我对“百千万工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百年来坚守不变、历久弥新的初心与使命。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树立爱国为民的远大理想,将振兴乡村、服务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远大志向,将个人发展“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在推动乡村建设实践中坚守党的初心,牢记党的使命。

实践队队员 温智悦

作为土生土长的梅州人,我切实感受到了“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意义。通过深入梅县区南口镇各乡村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我深感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这不仅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飞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贡献者。我坚信只要我们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就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南口韵致》文旅宣传手册

石韵数博实践队以青春之名,肩扛使命,用文化传承赋能乡村振兴,以科技洞察未来,将创新的火种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让古老的村庄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些由青年们亲手栽下的梦想之树,终将枝繁叶茂、绿荫蔽日,为乡村带来持久的繁荣与和谐,让每一寸土地都绽放出幸福的光芒,共同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宇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4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