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浆筑壶心,壶传匠心”手拉壶调研团寻找潮州文脉

发布时间:2024-08-01 03: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蒋晴程   阅读 9.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蒋晴程)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市政与交通学院“浆筑壶心,壶传匠心”手拉壶调研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指导老师林培斌、黎健耀、王伟明的带领下赴潮州市湘桥区开展三下乡活动。朱泥手拉壶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杰出代表之一,源于潮州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独具匠心的技艺。但因人才短缺,产业链不完备,传统观念的束缚,市场需求不景气等原因,传统手拉壶工艺面临传承困难,传承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团队通过 “非遗”+“文创”赋能乡村振兴切入点,引导社会对手拉壶非遗文化的关注,号召更多群众了解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潮州传统艺术,更好推动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通过将非遗元素与文创元素相结合,传承与活态相适应,利用潮州市西塘村“中国手拉坯朱泥壶第一村”的平台,并充分发挥青年优势,结合传统文化与创新手法,增加外界对手拉壶的关注,宣传潮州朱泥手拉壶的工匠精神。

“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带着满腔的热情,一步走进潮州市湘桥区团委,庄严的气息扑面而来更加坚定了要充分发挥青年优势,结合传统文化与创新手法,将潮州朱泥手拉壶的知名度提高,增加外界对朱泥手拉壶的关注。 图为“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与黄老师合照

调研团成员 梁智强 摄

“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指导老师向黄老师介绍与西塘村一起设计的文创作品;调研团在与黄老师聊天中又进一步深入了解了潮州文化。

图为“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指导老师介绍文创作品 调研团成员 蒋晴程 摄  

在这生机盎然的季节,“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有幸拜访了潮州市湘桥区凤新街道的西塘村村委,深入了解了这座被誉为“中国手拉坯朱泥壶第一村”的美丽乡村。西塘村一个充满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的地方,正以其独特的手拉朱泥壶技艺和显著的乡村振兴成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图为“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合照调研团指导老师 林培斌 摄

“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指导老师向杨主任介绍与西塘村村委一起设计的文创作品 ,调研团不仅将西塘村的介绍印成实用性的袋子 ,还将西塘村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印成美观装饰性冰箱贴。 图为“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指导老师介绍文创作品调研团成员 蒋晴程 摄

“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前往章景松大师的工作室调研。 在大师的指导下,他们近距离观赏了制作手拉壶坯的整个过程,大师说:” 一个完整的成品制作过程至少需要一个月,工序繁琐,极需耐心 ” 。大师向他们介绍,每一把壶都需要经过高温的洗礼,才能呈现出最佳的色泽与质感。他们仿佛能感受到那炉火中的炽热与期待,想象着手拉壶从平凡的泥土蜕变为璀璨的艺术品的那一刻。手拉壶制作的艺术魅力与匠人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古法传承,匠心创造。

图为“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成员体验制作手拉壶调研团成员 陈沛怡 摄

“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走进西塘村,与几位村民面对面,聆听村民关于手拉壶传承与发展的故事。从村民口中得知,在西塘村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手拉壶不仅是匠人们的心血结晶,更是西塘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拉壶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它更是西塘村的文化符号。”受访村民感慨地说。“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西塘村的手拉壶能够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来自古老村落的匠心与魅力。

图为“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成员采访村民调研团成员 陈沛怡 摄

“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有幸采访到了手拉朱泥壶百年老字号“裕德堂”的第五代传人——张泽锋老师。 张泽锋老师在大学毕业后,他肩负起继承传统潮州手拉壶手艺的责任,回到潮州协助裕德堂的艺术创作和工作运营。张泽锋老师表示非常欢迎大学生到访裕德堂,了解潮州手拉壶历史并学习潮州手拉壶的制作过程。他希望与青年团队深入联系,增加外界对手拉壶的关注,充分激发年轻人的青春活力,为潮州手拉壶这一传统工艺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让传统工艺美术和新时代的文化内涵相结合,迸发出新的光彩,激励着以潮州手拉壶为代表的传统工艺美术不断进步!

 图为“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成员采访裕德堂第五代传人调研团成员 蒋晴程 摄

“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开创性地探索“非遗+文创”深度融合的新模式,选取潮州手拉朱泥壶的经典造型和图案,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其融入冰箱贴这一日常用品之中。冰箱贴虽小,却能瞬间点亮厨房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还制作了以手拉朱泥壶为元素的环保宣传袋,产品实用美观,既传播了环保理念,又让非遗文化以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这两款产品广受当地群众和游客喜爱。同时,“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还建议地方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在中小学开展手拉壶制作与鉴赏课,鼓励新一代工匠勇于突破传统束缚,以创新思维引领改革,从根源上挖掘并重塑手拉壶技艺,旨在以现代创意激活古老技艺,推动非遗传承与发展迈向新高度,让这项古老的非遗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异彩。

图为“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所设计的文创作品调研团成员 陈沛怡 摄

  通过此次调研,“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潮州手拉朱泥壶的制作工艺、市场现状以及传承困境。同时,也看到了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广阔前景和无限可能。未来,“浆筑壶心,壶传匠心”调研团将继续探索“非遗+文创产品”的新模式,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潮州手拉朱泥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定能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蒋晴程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5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