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8日讯(通讯员 银诗雨 黄检 李好)为进一步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中薪火相传,2024年7月11日,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育学院“璀璨繁‘新’”基层服务践行团在新宁县黄龙镇沉水村党支部书记谢小龙的带领下,深入探访了该村的退伍老兵陈锡荣和陈德明,与他们共话历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队员们首先踏入了陈锡荣老人的居所。“那年我21岁,响应国家的号召,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五年零三个月的军旅生涯,也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简朴的毛坯房内,陈锡荣向前来拜访的青年学子娓娓道来,他那历经风霜的脸庞,掩盖不住的是对军旅生涯的浓浓骄傲。
1970年,正值青春年少的陈锡荣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投身军营,他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广东惠阳的土地上书写了一段段不朽的传奇。陈锡荣老人告诉我们,在惠阳的军队里,他度过了人生中最为充实和难忘的五年三个月。那时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战友间的情谊深厚,共同训练、共同守卫家园的日子,让他至今难以忘怀。如今,陈锡荣老人已步入古稀之年,身上也留下了老年病的痕迹。但谈及党和国家,他的眼中满是感激与热爱。“没有党和国家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陈锡荣老人动情地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都将永远支持党和国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图为团队成员关切慰问陈锡荣老人。通讯员 银诗雨 摄
随后,队员们拜访了另一位老兵——陈德明。“光荣之家”牌匾挂在家中的醒目位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见到队员们,陈德明爷爷的脸上瞬间绽放出了温暖的笑容。他缓缓起身,眼中闪烁着回忆与感慨的光芒,交谈中,他的眼神时而深邃,时而柔和,仿佛在回顾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又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和对年轻一代的期许。
图为陈德明老人门前的“光荣之家”牌匾。通讯员 银诗雨 摄
陈德明老人是一位拥有45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的军旅生涯虽短暂却充满光辉。从广东汕头到湛江,再到广西柳州,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每一处都留下了他辛勤的汗水和无悔的青春。
在军营里,陈德明爷爷不仅锤炼了坚强的意志和过硬的军事技能,更在党组织的培养下,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45年的党龄见证了他对党的忠诚和对祖国的深深热“璀璨繁‘新’”基层服务践行团爱。当提及入党时,老人的眼中闪烁着激动与自豪的光芒。“成为共产党员的那一刻,是我人生中最自豪的时刻。”陈德明激动地说。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勇敢、奉献的军人精神。
虽然已年过古稀,但陈德明爷爷依然心系国家,关注着年轻一代的成长。当了解到队员们均为在校公费师范生后,他激动不已,紧紧握住队员们的手,语重心长地寄语队员们:“你们要珍惜和平生活,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作为未来的教师,你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希望你们能够传承红色精神,为祖国的明天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图为队员们认真聆听陈德明老人讲述红色故事。通讯员 银诗雨 摄
陈锡荣与陈德明两位老兵的故事,是千千万万退伍老兵故事的缩影。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此次探访活动,“璀璨繁‘新’”基层服务践行团的队员们不仅了解了两位老兵的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更深刻体会到了红色精神的伟大与不朽。
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们应该铭记历史,感恩老兵,传承红色精神。同时,要以两位老兵为榜样,坚定信念,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银诗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