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非遗文化探索之旅: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见历史瑰宝,览古都风情”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学习传播,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4-07-26 15:39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张芯瑞   阅读 2.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张芯瑞) 近日,一支满怀热忱的学习团队深入历史文化名城开封,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非遗文化探寻之旅。从7月8日至7月14日,他们沉醉于汴绣、彩陶、木板年画和点茶的独特魅力之中,收获满满,并致力于将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广泛传播。

非遗文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璀璨结晶。它们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审美情趣和科技水平,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经济和社会价值。

7月8日上午,团队成员顺利抵达开封。在安顿好住宿并熟悉周边环境后,下午便前往宋绣文化博物馆。汴绣以针法细密、图案精美而闻名,在与汴绣非遗传承人王素花老师的深入交流中,成员们不仅了解到汴绣的各种针法,如齐针绣、十字绣、蒙针绣等,还知晓了每一幅汴绣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故事和寓意。汴绣所展现出的精致与细腻,让成员们深深折服,也更加意识到传承这门技艺的重要性。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认真听汴绣非遗传承人王素花老师讲解汴绣针法。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张芯瑞  供

7月9日,团队来到一木二白陶艺店。彩陶作为古老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承。成员们不仅学习了彩陶的发展脉络,还亲手制作彩陶。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揉泥、拉坯开始,逐渐掌握制作彩陶的技巧。在亲身实践中,他们感受到泥土在手中的变化,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当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彩陶雏形初现,那份成就感溢于言表,也体会到了这一艺术的独特韵味。

图为团队成员在一木二白陶艺店合影留念。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张芯瑞  供

7月10日,成员们整理前两日的学习心得,精心撰写宣讲稿。随后前往周边人民公园,向人们宣传汴绣和彩陶的非遗文化,成功激发了众多市民对非遗的浓厚兴趣。市民们纷纷驻足倾听,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喜爱。

7月11日,团队走进开封语哲茶文化博物馆。点茶作为宋茶的代表,工序优雅且复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员们深入探究宋茶历史,了解点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在亲身体验点茶过程中,他们沉浸于那份宁静与专注,仿佛穿越回古代,与文人雅士一同品味茶香。

图为团队成员在开封语哲茶文化博物馆听传承人老师讲解宋茶历史。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张芯瑞  供

7月12日,在木版年画博物馆中,木板年画的历史长卷在成员们眼前缓缓展开。木板年画以其鲜艳夺目的色彩、活灵活现的形象和饱含美好期许的寓意,传递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祝福。成员们积极参与制作木板年画,亲身感受这一传统艺术的迷人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在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听传承人老师讲解木版年画的历史。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张芯瑞  供

7月13日,成员们梳理木板年画和点茶的所学所感,用心撰写宣讲稿。下午在游客较多的地方进行科普宣传,大力呼吁更多人重视非遗传承,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绽放绚丽光彩。他们的宣讲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响应。

最后,团队归纳总结整个实践活动,仔细查漏补缺,精心制作宣传科普视频并发布于抖音等网站。活动期间,团队成员每天坚持撰写新闻稿,详实记录精彩瞬间。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回到各自家乡社区,分别在郑州、新乡、信阳、濮阳、开封等多地进行社区科普宣讲,进一步扩大汴绣、木板年画、点茶的知名度,让非遗文化的迷人魅力深入人心。

此次开封非遗文化学习之旅,让团队成员深刻领略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非遗,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芯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2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