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李晓雯)为探索高厝塘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7月10日上午,佛山大学新韩路护江队来到广东省潮州市高厝塘村韩江纵队秘密联络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参观高厝塘村的红色教育基地——山后武工队秘密联络点旧址,并与当地第一书记庄英德和主任庄英新取得联系,以采访的形式展开活动。
高厝塘村位于潮州市区北面的韩江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不仅是自然风光旖旎的乡村,更是具有深厚红色底蕴的革命老区,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融合红色教育与生态旅游的示范村。鲜红的五角星与金黄色的入党誓词交相辉映,营造出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早在土地革命时期,高厝塘的许厝自然村便成立了革命农会组织,还成立了党组织。在解放战争时期,韩江纵队在此设立联络点,村里的许茂杰任组长,许金镇、许亚顺、许作哲、庄炳芳等为游击队员。他们为游击队送情报、当向导、做后勤,并在高厝塘渡口用船舶运载游击队员过韩江。据庄英新主任介绍,这个革命基地的保密工作做得很成功,在战争期间没有让国民党发现,保护了几位联络员的安全。
图为庄英新主任在介绍联络员。 张梓煜 摄
修缮红色旧址,让历史的光辉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庄英新主任带领着新韩路护江队参观红色遗址,并介绍道,此处红色遗址原来荒废了几十年,房顶倒塌。在高厝塘村干部的带领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全面修复,形成五个展厅,如今的遗址焕然一新,建筑格局不变,还留下具有时代感的墙体。既保留了原有的建筑格局,又增添了丰富的展览内容,科技与历史相结合,生动再现了当年游击队员英勇斗争的场景。潮州市党史办来到高厝塘革命基地,将这段过往编入党史,并不断充实、完善每一个故事。在这里,人们可以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在这里,革命精神不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或纪念馆里的展品,更是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激励大家不断前行的强大力量。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似乎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英勇与牺牲。庄英新主任生动讲述了革命先辈们英勇斗争的故事,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旧址的修缮与保护,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更赋予了时代新的生命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历史与启迪未来的重要纽带。
参观完红色遗址后,新韩路护江队在庄英新主任的带领下,来到高厝塘党群服务中心与第一书记庄英德进行深度访谈。庄英德书记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高厝塘村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生态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他表示,高厝塘村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走“红色+绿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庄英德书记指出,高厝塘村的革命基地对高厝塘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革命先烈的大公无私、机智勇敢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这些精神不断影响着村民的日常生活。庄英德书记说,革命先烈的大公无私体现在,从1946建立联络点到解放期间,土匪和国民党的残留众多,但先辈们始终英勇奋战到最后一刻,始终将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解放后,先辈们将联络点留给了后代,将不忘初心践行到底,将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传递给后代。红色点的建设是重要教育是体现,是不忘初心的鞭策。高厝塘的革命基地作为“潮州市党史教育基地”,不仅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更是进行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图为庄英德书记在展示高厝塘村内红色文化建设。 郑清纯 摄
庄英德书记告诉队员,韩江纵队的革命先烈对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潮州革命事业的成功联络点“功不可没”,铸就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书记说道,在开党员大会时,他不断强调为了人民群众能幸福生活,作为党员应当不怕牺牲,多干一点活也没关系。红色基地中的每一件文物、每一段故事,都让他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艰辛与伟大,更加坚定了他为乡村振兴事业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最后,书记鼓励队员们要不忘初心,积极向组织靠拢,严格要求自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们要能够像革命先烈那样,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积极投身到为国家、为社会、为家乡的建设实践中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晓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