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绩溪,文旅筑兴——阜阳理工学院学子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深入了解徽派建筑中的艺术之美

发布时间:2024-07-25 13:09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李钰   阅读 1.9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李钰 唐娜娜)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在空间结构上,规整对称,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墙头画最为有特色;徽派风格的木雕、砖雕、石雕,如龙虎、狮象等,技艺独特,气韵生动,至今都在焕发着异彩。为了深入探寻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阜阳理工学院“‘乡’约绩溪,文旅筑兴”团队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绩溪县上庄镇上庄村和石家村,开展了徽派建筑调研工作。

图为团队成员在上庄村进行调研(李雪丽摄)

实践团队首先来到的是绩溪县上庄镇上庄村,清代刘汝骤曾赞叹该村“竹萦峰前,山萦水聚;杨林桥旁,棋布星罗”。7月17日,团队成员来到最具徽派建筑特色的胡适故居进行徽文化访谈调研,穿梭在一线天小巷,沿着清一色的石板路,感受高耸的马头墙带来的历史厚重感。街巷纵横交错,潺潺的流水环绕着整个村落,青石板等传统元素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几户人家门前的老人在聊家常,当地的村民面带微笑,淳朴善良。团队成员们与老人们进行交谈调研,从中了解到当地的风俗习惯、建筑风格等,比如能防火的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它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上覆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段安置上翘的“搏风板”,远看就像一排排骏马昂首前进;在墙头角处还画有墙头画,内容多样,包括花鸟山水、历史人物、故事传说等;在风俗节日时,当地还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如放灯、舞龙、祭祀等。

在交谈中,当地居民纷纷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多种丰富多彩且具吸引力的方式,将底蕴深厚、独具魅力的徽文化向全社会充分展示,并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护那些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美感的徽派建筑。此外,还应不断加强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策略,积极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传承传统手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大活力。

图为上庄村墙头画(田玲摄)

图为上庄村马头墙和墙头画(马凯摄)

7月19日下午,团队成员来到石家村。石家村又称“棋盘村”,位于绩溪县的西部,该村为宋代开国功臣石守信的后代所建。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发现整个村庄的平面布局采用了中国象棋的格局进行了规划,构建规整。纵横交错的街巷,使得村内的空间格局非常独特,各户庭院栽石榴树,象征姓氏,石板路旁边的排水设计更是徽州人智慧的体现。村前桃花溪象征“楚河汉界”,村后的石氏宗祠象征“帅府”,各种特色民居就如同一枚枚棋子散落其间,整个村庄山水明净,宁静致远。棋盘村的居民楼大多是明清时期典型的徽派建筑。石库门、小青瓦、马头墙,无一不在诉说着这个宁静村庄经历的历史与沧桑。

在走访调研中,团队发现棋盘村的游客较为稀少,屋内的修建老旧,走访时有设计人员在对棋盘村内部进行设计规划。棋盘村这样一片静美的土地正在被逐步发掘出它的价值,团队成员们坚信棋盘村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道路,在经济、文化、旅游各方面都有所成就。

图为石家村建筑群(姚昕摄)


图为石家村建筑群(李雪丽摄)

壮阔无边,风起云涌是江海豪情;静影斑驳,小桥流水是婉约柔情。在绩溪上庄亲听清流环山一声,亲抚高耸马头墙一回,亲走蜿蜒青石路一趟,心中千转百回的牵魂梦,在此终于抵达。经过对徽派建筑的参观以及对当地居民的走访调研,团队成员们深刻领悟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并且对上庄镇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践团队还将继续开展更多的调研和实践,为乡村振兴和徽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娜娜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354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