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学子聚焦国家水网建设前沿,绘就青春奋斗底色

发布时间:2024-07-24 17: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王易涵   阅读 5.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王易涵)为进一步了解国家水网工程与智慧水利的发展情况、加强高校-企业合作平台建设,河海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8名本科生组建“青春润泽 水韵申城”上海水网调研团,于7月中旬赴上海市开展国家水网建设情况的学习调研活动。

探访大国重器,感知国家建设

吴淞江工程是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等流域重大规划的综合治理骨干工程之一,是上海水利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单项工程。作为上海段重要的入江口门,吴淞江工程(上海段)新川沙河段泵闸枢纽于2020年10月正式开工,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抵达上海后,实践团前往工程一线,在承建单位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地参观,近距离了解泵闸枢纽,详细了解了工程的建设背景、设计规划、运作机制及其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完善国家水网防洪减灾体系的重要意义。同时,针对项目在合理调配水资源、改善水生态环境、运用数字孪生等方面作用发挥情况深入开展调研。

图为实践团参观工程现场。通讯员 孙庆鑫 摄


跟岗实习求真,智慧水利探新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浪潮中,国家水网正加速向智能化转型,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纪元。为了深入洞察行业前沿,掌握岗位精髓与技能需求,实践团成员赴上海市水利科技集团开展为期3天的专业实习实践活动。此次实习通过跨部门轮岗的形式,使成员们亲身体验了“数字孪生”、“云计算”等尖端科技如何在水利等关键领域展现其无限潜力与广阔应用空间,有效激发了他们探索“智慧水利”新领域的浓厚兴趣,并在实践中锤炼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与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深入交流,让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推动下,智慧水利的建设进程对兼具水利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这一经历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也让他们更加明确个人职业发展的方向,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适应并推动水利行业向智慧化、智能化迈进的步伐。

图为实践团开展实习实践活动。通讯员 孙庆鑫 摄


倾听校友心路,汲取榜样力量

河海大学与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上海市水利科技集团在合作上紧密相连,学校持续向企业输送了大量专业基础扎实、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不少毕业生在关键岗位上,以卓越的业绩铸就了辉煌。

为充分发挥优秀校友的楷模效应,激励在校学生早日确立职业愿景,合理规划未来职业道路,实践团队精心策划了“寻访校友足迹、引领职业发展”访谈活动。活动聚焦于校园生活回忆、生涯蓝图绘制及职业发展路径等主题,与来自企业的校友代表进行了一对一访谈。校友们基于自身丰富的求学与成长历程,为实践团成员们在学习、就业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并寄语大家要胸怀国家,勇于直面挑战,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推动祖国水利事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校友。通讯员 孙庆鑫 摄


强化校企合作,助力学子成才

为了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积极构筑起一个融合教育与实践、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育人平台,7月16日,实践团分别与上海市水利科技集团、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举行“河海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河海大学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签约揭牌仪式。校企双方的紧密合作,将为河海大学的学生们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促进知识与技能的双向流动,助力河海学子在实践中成长,为成为行业精英、投身国家建设而不断努力。


通过参加本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进一步坚定内心的理想信念,明晰肩上的责任使命,深刻理解了作为当代青年,唯有精准把握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需求的契合点,将崇高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紧密结合,深入基层、心系基层、在基层中建功立业,方能以不懈的青春奋斗,书写个人价值的华章,让青春的色彩在逐梦的路上熠熠生辉,成就出彩人生。新时代的河海人,当珍惜时光,勇于担当,将个人的青春梦想融入国家建设的宏伟蓝图之中,以实际行动绽放出青春最耀眼的光芒,绘就绚丽多彩的青春画卷。

图为实践团师生合影。通讯员 孙庆鑫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蔡楠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3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