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 (通讯员 何旭荧)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浪潮下,保护珍稀植物资源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为了深入了解珍稀植物的生态价值和保护现状,2024年7月11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一支充满活力与热情的三下乡团队—“金山织梦,振兴龙吟”走进了重庆市金山镇龙山村的珍稀植物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索之旅。
走进龙山村:珍稀植物园的神秘面纱
重庆市金山镇的龙山村山清水秀,气候温和,为珍稀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有一片神秘而珍贵的土地—珍稀植物园。植物园占地面积广阔,收集了众多珍稀濒危植物品种,如珙桐、红豆杉、银杉等,是一座集科研、保护、教育和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这里珍藏着大自然赋予的瑰宝,吸引着无数对植物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的人们。
实践团成员们怀着敬畏之心踏入植物园,仿佛置身于一个植物的王国。这里的每一株植物都有着独特的形态和故事,它们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珍稀植物园中,各类珍稀植物错落有致地生长着,有的高大挺拔,有的娇小玲珑,有的色彩斑斓,有的形态奇异。实践团成员们在向导的带领下,仔细聆听着每一种植物的介绍,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生态价值以及保护现状。
(图为团队成员在珍稀植物园前的合照)
科研助力:西南大学科研人员的使命与担当
就在实践团成员们沉浸在珍稀植物园的奇妙世界时,当地村民告知成员们西南大学的科研人员也来到了这里。他们是植物研究领域的专家,带着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为保护和研究这些珍稀植物贡献着力量。科研人员们手持精密的仪器,忙碌而专注地进行着各项研究工作。他们的到来,为这片植物园增添了一份浓厚的学术氛围。
西南大学的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植物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龙山村的珍稀植物园,他们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不仅要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还要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物种,使其在地球上得以延续。科研人员们每天都要辨认几百种物种,采集有价值的物种,通过采集样本、分析数据、监测环境等手段,为植物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也要调查环境与自然的关系。他们的工作会面临很多危险,有时候在山里面会遇到野猪,野山羊,而且他们现在的工作也面临缺人的现状,他们表示出野外情况跟室内工作截然不同,出野外会根据实验目的制定下一步计划。他们的工作不仅是对植物学的深入探索,更是对生态环境的守护和对未来的承诺。
(图为西南大学科研人员工作图片)
梦幻联动:知识与实践的碰撞
“金山织梦,振兴龙吟”团队与西南大学的科研人员在龙山村相遇,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活动就此展开。双方都怀着对植物的热爱和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分享着各自的活动经历和心得体会。实践团成员们向科研人员讲述了他们在龙山村开展调研和生态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故事,如何通过实地采访,开展活动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植物保护的重要性。西南大学科研人员们说他们的团队已经坚持到龙山村连续十多年,因为该地环境优美,物种多样,是研究生态学的好地方。他们向三下乡团队介绍了他们在植物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技术创新,以及如何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的保护工作中。
在交流过程中,双方还就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例如,如何在农村地区建立有效的植物保护机制,如何提高公众对珍稀植物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以及如何加强科研与实践的结合,推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通过思想的碰撞和经验的分享,双方都获得了新的启发和收获。
(图为双方团队交流照片)
共同成长:为植物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在这次交流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科研工作的严谨和艰辛。团队成员们表示,将把从科研人员那里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带回农村,继续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关注植物保护,共同守护绿色家园。西南大学的科研人员也对三下乡团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科研人员们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将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植物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为银杉两兄弟之一的李光禄先生为大家介绍银杉)
展望未来:绿色之路永不止步
此次实践团成员与西南大学科研人员在重庆市金山镇龙山村的梦幻联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也是一个新的起点。通过这次活动,双方不仅在知识和经验上实现了共享,更在心灵上产生了共鸣。他们都深刻认识到,植物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未来,大家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合作与交流。希望有更多的科研人员能够走出实验室,走进农村,将科学知识传播到更广阔的天地;也希望有更多的三下乡团队能够与科研机构携手,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绿色之路永不止步,让我们的地球家园更加美丽、和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竞予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