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王蕊)为传承和弘扬粤曲文化,2024年7月18号,广东培正学院B-W“粤夏”均安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怀揣着好奇和热爱踏上了被称为“沙头曲艺一条街”的东壁大街,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和采访,以期更全面地理解私伙局的文化现象。
(图为团队部分成员在黄邦胜曲艺与黄邦胜、何丽珊等人的合照)
当日下午3:00,团队抵达沙头社区东壁大街,首先邀请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前福利委员会主任黄松开先生参与采访,通过采访团队得知,私伙局指的是一些粤曲爱好者自备乐器以娱乐为目的、自愿组合的业余民间曲艺团体。
沙头的私伙局文化现象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第一家私伙局名为“闲淡社”,是由当时热爱粤曲的人们在农闲时聚在一起组局唱粤曲而取得。从最初的“闲淡社”、“趣闲社”到现在的榕韵芳华,沙头的曲艺传承者们始终保持对曲艺的热爱和坚持。
得益于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沙头社区的私伙局数量众多,在这短短400米的街道上,聚集了近10个私伙局,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浓郁的粤曲文化气息。是十分少有的私伙局聚集地。
随后,团队又跟随黄邦胜先生前往了黄邦胜曲艺社。步入黄邦胜曲艺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满墙壁的大小的奖状和奖杯,其中包括广东省粤曲私伙局大赛金奖、私伙局群英会十强私伙局等殊荣,除此之外,还有众多领袖来访沙头的珍贵合影。每一座奖杯、每一份荣誉,都凝聚着曲社成员的心血与汗水,是他们在传承道路上不懈努力的璀璨成果。
(图为黄邦胜曲艺社奖状、奖杯以及合影)
在随后与黄邦胜先生的交流中,团队成员获悉,黄邦胜曲艺社,作为沙头知名的私伙局之一,历经了四代人传承,每一代传人都不遗余力地倾注心血与热情,将曲艺的热爱与精湛技艺代代相传。这种家族式的坚守与传承,使得黄邦胜曲艺社在佛山众多私伙局中显得尤为珍贵和独特。
(图为黄邦胜先生和团队成员李嘉莹交流)
“我们的私伙局,被请去过很多地方演出的,有新加坡、北京、上海……”谈起粤曲演出,黄邦胜先生骄傲的说道。这都是外界对其私伙局深厚艺术底蕴、精湛技艺及不懈追求艺术卓越的最好认可。当粤曲的发展前景时,黄邦胜先生这样回答:“我们小时候只想着拼命学好,音乐、布景、道具我都搞的,希望下一辈,再后一辈都有这样的人传承下去。”如今的沙头曲艺,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培养下一代传承者,成了黄邦胜先生最殷切的期望。
采访最后,团队去往富安曲苑。在这里,团队遇到了一位沙头社区的“明日之星”——何丽珊小姐。据悉,何丽珊小姐曾代表均安镇参加“广东省举办明日之星”,在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荣获“明日之星”大奖。在对何丽珊小姐采访中,她向团队讲述,她起初对曲艺并无兴趣,偶然接触到手风琴,便深深爱上曲艺,在艺术表演的道路上不断深造,成为集身段与唱腔一身的粤剧表演者,专攻花旦行当。在何丽珊小姐身上,团队感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本次调研采访,团队深入了解到私伙局这一独特文化现象,同时也认识到粤曲文化如今面对的问题与挑战;面向未来,团队将把握网络优势,围绕引起大众兴趣为重点工作,以实际举措,通过媒体投稿、公众号推送、短视频平台发布等渠道,传播粤曲文化,致力于让更广泛的受众目睹并体验私伙局的独特魅力,推动粤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嘉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