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竹编千年传,指间织梦启新篇 ——浙江外国语学院童心“竹”梦,启迪未来志愿服务队

发布时间:2024-07-21 23: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周苑苑   阅读 2.7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7月14日,浙江外国语学院童心“竹”梦,启迪未来志愿服务队踏上了前往湖州市安吉县的旅程。旨在通过实地探访与学习,深入了解并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的第一站,便是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非遗传承人竹编工艺大师祝和春的古城竹艺工坊。

在明媚的阳光下,志愿服务队成员们满怀期待地抵达了古城竹艺工坊。这里不仅是竹编艺术的殿堂,更是祝和春老师四十余年匠心独运的见证。一踏入工坊,大家就被满室精美的竹编作品深深吸引,从细腻的字画竹编到壮观的立体竹编,每一件作品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与深厚情感。

团队成员与祝和春老师合影

在采访中,祝和春老师向志愿服务队成员们详细介绍了竹编制作工艺以及他个人的成长历程。他提到,自己从学徒到非遗传承人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坚持,但正是这份对竹编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让他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创作出诸如“龍”字立体竹编这样的惊世之作。祝老师还通过小机器人现场动态演示了竹编的基本制作流程,让志愿者们以另一种方式了解了竹编的魅力与不易。

  

小机器人动态展示竹编过程

除此之外,祝老师还提及他曾于2023年7月赴湖南长沙教授当地青少年竹编技艺,在谈到孩子们认真学习工艺,不出几周便能独立完成雷锋像的竹编作品时,祝老师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颜。开课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祝老师带领学生选竹刮青、剖竹劈篾、拉丝打磨……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竹文化,掌握了竹编编织技巧。从一门谋生手艺到如今的非遗艺术,几十年如一日的漫漫长路上,祝老师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下性子,反复打磨,潜心精进,年事已高的他希望这项传统非遗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与学习,作为“守艺人”,他一直在期待着新鲜血液的涌入,也一直在传承的路上。 

祝老师接下来将与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合作发展竹编非遗技艺,从学徒到篾匠再到非遗传承人,他的角色在不断变化,而他对竹编制作这门手艺的喜爱始终如一。如今,这项非遗技术将乘借古城遗址博物馆与政府的合力扶东风而上,走上中国乃至世界的舞台,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中国匠人的巧夺天工。

为了扩大文化传播的渠道,浙江外国语学院童心“竹”梦,启迪未来志愿服务队将开设非遗系列“直播课”,实时同步上课内容,全方位展示竹编非遗技术的操作流程与制作方法,借助媒体平台的力量开拓非遗文化的传播面,让它逐步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中,赓续中华文脉,传承工匠精神。

团队成员与祝和春老师交流

在交流中,祝和春老师对浙江外国语学院童心“竹”梦,启迪未来志愿服务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赞扬了青年学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传承精神。他鼓励志愿者们要勇于担当起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历史重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文案|曹海婷、苏宏

图片|高宇恬、楼婷奕

队长 | 曹海婷

联系方式 | 18268852219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周苑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9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