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钟茹婷 李金珂)为响应《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的相关政策,坚持加强保护、传承创新、教育普及、法律保障的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入现代社会,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4年7月20日,湖北工业大学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让爱回‘嘉’,‘鱼’你童行”赴嘉鱼乡村振兴实践队走进了嘉鱼县博物馆,通过调研的方式,引导青年学生了解当地文化,解读乡村振兴的“文化密码”,让湖工学子们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开展了一次关于嘉鱼历史进程的参观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游览历史文物,聆听历史讲解,帮助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感受更多嘉鱼文化,推动嘉鱼历史文化宣传,深入嘉鱼县历史遗迹,为嘉鱼县文旅产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图为参观结束后全体实践队员在嘉鱼博物馆大门的合影 通讯员 李金珂 摄)
据析,嘉鱼县博物馆馆藏文物品类繁多,其中以三国、六朝和明代文物最具特色。目前的馆藏文物数量共计6476件(套),根据馆藏内容,基本陈列布置了四个分别名为“荆楚古地”、“三国战场”、“千古南嘉”、“革命史章”的展馆。
从游览“荆楚古地”展厅开始,队员们不仅熟悉了嘉鱼古先民渔猎、农耕生活的情景,领略荆楚礼乐文明在嘉鱼熠熠生辉,秦汉青铜器、钱币、陶器等出土文物讲述沙阳古堡的古老故事。在讲解员的解说下,队员们了解到展馆内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根据该作品分析和掌握了嘉鱼的地形地貌特点,并表现出当地嘉鱼人民的好客之风。随着历史朝代的时间变化,队员们依次参观了剩余的三个展馆。其中,在“千古南嘉”展厅中,实践队队员们望着先贤们的人像雕塑,伴着讲解员的生动解说,嘉鱼历代先贤的形象在队员们的心目中也逐渐立体起来。馆内也通过地图、国画、文物等多种形式的呈现,展现地理环境的变迁为嘉鱼带来的发展之便,展示嘉鱼千年古邑的兴替,“对话”、“嘉半朝”、“嘉鱼二李”、“嘉鱼二忠”等嘉鱼历代名贤,探讨“重教、昌学、崇业”的嘉鱼文化根基。讲解员针对嘉鱼文化根基的内容向全体实践队队员们进行了相关的介绍,如魏晋时期,古云梦泽水系萎缩,由此形成广袤的沿江平原,嘉鱼县域陆地面积不断扩大,适于发展当地的农业。加之地处长江中游,具有很多优势,嘉鱼与周边的地区贸易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队员们望着博物馆中陈列的文物们,它们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嘉鱼县往昔的辉煌与沧桑,带领队员们感受那份厚重的文化底蕴。
(图为实践队队员认真听讲解员讲解展品 通讯员 钟茹婷 摄)
嘉鱼县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展览、教育、研究、于一体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嘉鱼历史文化的窗口,也成为了嘉鱼县文旅业中的一大亮点。据嘉鱼县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博物馆的重新建设与重视,一是为了让嘉鱼县拥有文旅特色的一大亮点,二是希望通过馆内的建设和开放,让更多的人熟知嘉鱼历史文化,从而也能推进嘉鱼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色彩。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馆内展品 通讯员 李金珂 摄)
据讲解员介绍,馆内藏有许多书法家的作品文物,他们非常热爱家乡,在作品每次提名前都会加上嘉鱼二字。他们以作品为笔,传承文化根脉,展现地域之美。在嘉鱼这块写满故事的人文沃土上,沉淀着许多的记忆和沧桑,如涓涓细流般汇聚成文化的汪洋。
(图为嘉鱼博物馆其中的展馆之一通讯员 钟茹婷 摄)
此次活动让实践队队员们学习了有关嘉鱼历史文化的相关内容,增强了队员们关于城市中历史文化底蕴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了青年志愿者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责任感。队长丁卓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嘉鱼当地的历史文化,作为新青年,他将继续积极投入到乡村文旅的宣传和推广中,记忆往昔的嘉鱼建设,奋力当下的嘉鱼未来。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馆内展品通讯员 李金珂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丁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