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许贤)“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食品科学系一支由十名青年学子组成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满怀热情和期待,走进了远离都市喧嚣的乡村——绩溪。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学子们提供了深入基层、了解乡村的机会,更为乡村带来了知识和技术的助力,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实践团成员们到达乡村后,首先与当地村民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他们运用“模仿话术”,积极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通过朴实的语言和亲和的态度,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学子们不仅了解了乡村的基本情况,还深入了解了村民们的实际需求和期望。
在随后的几天里,实践团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成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对乡村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保护,包括绩溪小黄牛,绩溪火腿,长安丑桂鱼等,助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第一天早晨,团队拜访了两家黄牛养殖基地,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探究其在养殖技术、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措施。首先来到的是必盛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是一家在业内享有盛誉的养殖基地。通过与负责人及养殖技术人员的深入交流,我们详细了解了他们在黄牛养殖方面的一些独特技术和创新举措。随后团队前往振华牛养殖家庭农场,通过与余场主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他的创业史及振华农场的发展历程、特色优势以及未来的规划。
下午,团队出发前往灵溪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烈日炎炎,对员热情似火。采访经理火腿生产加工等有关情况,拍照记录火腿发酵过程,与经理在门口告别合影留念后。驱车前往绩溪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沿途上的风景生机勃勃。绿色的山,绿色的水心旷神怡。绿叶在微风中宁静,若隐若现的马头墙格外宁静。在蓝天白云下,山脉好似与溪水共舞。在宁静里,来到了绩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访工作人员,询问问卷问题。团队成员积极提问,工作人员一一解答。并向我们提供了详细资料。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此次问题访问。接着团队前往绩溪县博物馆。对徽派文化,建筑,历史等进行调查学习。
第二天,团队成员拜访长安镇,在大谷村永辉家庭农场进一步探究杂交牛与绩溪小黄牛的现状,在被问到为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选择绩溪小黄牛时,他回答到绩溪小黄牛是一种本土品种,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市场青睐。相比其他品种的牛,绩溪小黄牛具有适应性强、饲养成本低、疾病抗性高等特点,且其饲养过程更符合生态养殖的要求。绩溪小黄牛在市场上的品牌认知度和认可度较高,这为养殖户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此外实践团成员们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沟通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他们向政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制定乡村振兴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他们还积极争取各类资源和资金的支持,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此次活动,青年学子们深入了解了乡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需求,不仅增长了自己的才干和能力,还为乡村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此次活动也进一步加深了青年学子们对乡村振兴事业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了他们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和信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许贤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