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青年奋发有为:合工大“踏梦食安,振兴乡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长安镇进行绩溪黄牛产业主题调研

发布时间:2024-07-21 00: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张启阳   阅读 4.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张启阳)  近年来,绩溪县秉持以产业振兴撬动乡村振兴的理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黄牛养殖业,以牛产业为依托,让畜牧养殖成为农民致富、农村兴旺的强力引擎。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赴绩溪县“踏梦食安,振兴乡里”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17日拜访了绩溪县长安镇。

1.一方美景助发展,绿水青山出新篇

走进省级文明村镇——绩溪县长安镇,一幅文明和谐的和美乡村画卷展现在眼前。长安镇镇头中心村聚焦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始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积极推广节水农业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通过一系列举措,镇头中心村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充分体现了“好山好水出好物”这一道理。

团队在绩溪县长安镇走访 团队通讯员 余航 摄

2.敢于创新走新路,振兴乡村奔小康

为了深入了解养牛的成功秘诀,调研团队走访了大谷村备受推崇的养牛“高手”——大谷永辉家庭农场和肥丰小黄牛养殖家庭农场。两家农场凭借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的养殖方式,不仅在本地赢得了良好声誉,还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学习和考察者。

调研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交流的方式,对大谷永辉家庭农场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发现了农场在养牛过程中所运用的一些创新和高效的管理手段。大谷永辉家庭农场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展示了现代农业的先进水平。

采用自种玉米等农作物的方式,不仅能为牛提供优质的饲料,同时也能通过收获的秸秆为牛提供丰富的饲料来源。这种双赢的做法有效地降低了饲料成本,同时也保证了牛的营养需求。不仅采用自种玉米等农作物的方式,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还通过科学的粪便管理进一步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还减少了对化肥的依赖,促进了农田的生态平衡。

但在调研的过程中团队也逐步了解到目前的困境,由于三年疫情和外国牛大批进口,对当地养牛产业造成了一定冲击,但许多养牛场凭借着一件利器——绩溪小黄牛走出了一条新路,绩溪小黄牛属皖南牛,是安徽省优良的地方牛种之一,具有蛋白质含量高、低脂肪、低胆固醇;是当地徽菜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但绩溪小黄牛各方定价不一,且销路不确定;对此当地政府计划在周边开办屠宰场,为发展养牛产业助力。肥丰小黄牛养殖家庭农场场主表示希望未来会有更多人知晓绩溪小黄牛,并希望有电商帮忙销售。

团队在肥丰小黄牛养殖家庭农场调研 团队通讯员 余航 摄

3.探寻徽菜黄牛迹,助力乡村好发展

团队又来到徽和天下食品有限公司,团队了解到绩溪小黄牛与徽菜的渊源。皖南绩溪小黄牛十分出名,常见于绩溪岭北的长安镇,与绩溪金沙家朋的皖南黑猪同为徽菜品牌食材,有着“南黑北黄"之称。小炒黄牛肉的主要食材是源于绩溪岭北牛栏坪的土种黄牛,绣溪牛栏坪是海拔近一千米的草地,占地近八百亩,全是青草绿地,是放养黄牛的绝佳胜地,因海拔高,吃青草,小黄牛长得慢,一般成年要三年左右,故小黄牛肉质细腻,肉质纤维密细,口感绝佳,是徽菜小炒中的理想原料,也是徽菜中牛肉食材的珍品。

团队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徽菜,了解绩溪小黄牛。这些发展的脚印中,大谷村敢于探寻多种发展路径,融合村内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让长安镇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愈发坚定有力。

团队在徽和天下食品有限公司调研 团队通讯员 万毅恒 摄

在实践之旅结束时,团队对绩溪县的调研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通过对长安镇大谷村的深入调研,团队不仅发现了绩溪县黄牛养殖的成功经验,还掌握了当地乡村振兴的独特路径。

绩溪县凭借优良的自然资源和创新的养殖模式,正在积极推动黄牛产业的发展。长安镇通过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大谷村的成功养牛模式则展示了科学管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先进水平。尽管面临挑战,如市场波动和疫情影响,但当地政府和农户通过创新举措和电商平台等手段,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实践团队认为,绩溪县的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为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和扶贫工作提供了启示。未来,团队将继续关注绩溪县的进展,并希望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团队在长安镇人民镇府合影留念 团队通讯员 余航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启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