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李天歌 单雨露 汪静瑜 张倩僮 李正旺 赵飒 李珊 龚东玲 )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7月4日上午,安徽外国语学院“青”寻来时路,筑梦振乡兴乡村振兴促进团到达阜阳市颍东区杨楼孜镇王屯民族居。
一、服务大厅绘蓝图,志愿青春助乡建
实践团队积极参与王屯民族村党群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大厅的各项工作中,不仅协助工作人员处理日常事务,如接待来访村民、解答政策咨询、协助办理业务等,还主动开展了一系列便民服务活动,团队成员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民提供多元化服务,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服务结束后,团队成员们表示很高兴能够加入到此次的志愿服务行列中来,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之后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基层服务和乡村振兴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在为民服务大厅认真工作的图片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为村民细心解答社保问题的图片
二、公示栏上话乡情,志愿力量促建设
为了更好的发挥公示栏在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公示栏的信息传播效果,实践团队成员们在参与公示栏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对公示栏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了解村民的需求与期望。随后,结合王屯民族村的实际情况与特色,团队成员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公示内容。这些内容既涵盖了国家政策法规、村规民约等基本信息,又融入了民族文化、乡村旅游、农业科技等特色元素,公示栏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窗口,更好地承载着政策宣传、村务公开、信息发布等多重功能。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协助村干部张贴公示情况的图片
三、田间耕耘播希望,志愿青春献乡田
在王屯民族村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夏日的阳光如同金色的织锦,铺满了每一寸土地,团队成员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当地村民的农忙之中。只见团队成员们身穿轻便的农装,脚踏坚实的土地,手握锄头或镰刀,或弯腰除草,或挥动锄头,一锄一锄地翻耕着土地,将坚硬的土块破碎成细腻的土壤,为作物的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田间劳作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不仅展现了他们的青春活力,更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虚心向村民们请教传统农耕经验,感受农耕文化。与村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高效地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如何精准施肥以提高作物产量。这些智慧的碰撞不仅让团队成员们受益匪浅,也为王屯民族村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活动让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村的生活方式和发展现状,也让团队成员们更加坚定了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决心。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田间劳作的图片
基层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实践团队深入了解了基层群众的生活现状,把握了党的民生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更锤炼了青年学生的意志品格,增强了他们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活动受益匪浅,意义重大,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来,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助力民族复兴的伟大工程。
图片:李正旺 赵飒 李珊 龚东玲
文字:李天歌 单雨露 汪静瑜 张倩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单雨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