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光润九龙,心火照基层

发布时间:2024-07-19 22: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林行键   阅读 4.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在七月的炎炎夏日中,广州新华学院法学院扬航志愿突击队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英德市九龙镇这片热土。今日,突击队队员以法律为舟,以爱心为帆,不仅深入英德市司法局九龙司法所探寻社区矫正的奥秘、了解基层工作的艰辛不易与工作者的初心可敬,更在童真的心田播撒下法治的种子,步步生花。此行,突击队队员满载而归,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沉淀,更是心灵的触动与成长的足迹。

踏访司法,共绘矫正蓝图 

图一至图三:突击队队员采访社区矫正对象

晨曦初破,扬航志愿突击队一行人轻步踏入英德市司法局九龙司法所,一场关于社区矫正的深度对话悄然展开。在庄严的氛围中,英德市司法局九龙司法所所长余家豪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向突击队队员介绍社区矫正工作的详细过程与政策法律,让队员们感受到了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工作人员坚持对社矫对象的参与活动情况、遵守监管规定情况等进行跟踪了解,定期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和法治教育,同时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重拾生活信心,规划好未来的人生道路。这不仅是对犯罪行为的矫治,更是对思想行为的改造,目的是通过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唤醒人性的光辉。英德市司法局九龙司法所所长余家豪娓娓道来,讲述着社区矫正对未成年犯的特殊关怀措施,也将入矫前、入矫时、矫正中、解矫后等一系列流程向队员们一一阐明,每句话都透露出对事业的负责与对法律的崇尚。

 

基层心声,坚守法治信仰

 “在基层工作,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余所长的这句话,如同荒漠中的甘泉,滋养着突击队队员对基层法治工作的深刻理解。五年光阴,余所长辗转基层,他的身影见证了基层工作的无数艰辛与挑战。但他从未言弃,只因心中那份对法律事业的热爱与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基层工作往往面临着人手紧张、任务繁重、条件艰苦等诸多挑战,“事多且杂”是基层工作最真实的写照。在人手不足的艰难时刻,他亲自上阵,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倾听民意,引导村民依法理性维权。每当有群众前来咨询或求助,他总是耐心倾听,细致分析,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余所长的带领下,突击队队员见证了法治的力量如何在细微处绽放光芒。他亲力亲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法治的守护者”,成为突击队队员心中不可磨灭的榜样。

 

启智课堂,刑事责任年龄的奇妙之旅

与此同时,在九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突击队队员化身为知识的引路人,引领小朋友们踏上了一场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奇妙旅程。在这其中融入《民法典》的智慧,在小游戏中悄然传递,教育视频中的案例生动鲜活,让法律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词汇,而是成为孩子们心中那盏如何明辨是非的明灯。寓教于乐,突击队队员在欢笑中播种下法治的种子,期待它们在未来生根发芽。


图四至图五:突击队队员给孩子们上课并分发小礼物

童声回响,法治梦想扬帆起航

一节课的时间悄然逝去,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雀跃的话语,却如同夏日里潺潺清泉,冲走了所有的燥热和难耐,久久回甘。课堂上,他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无一不表达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法律的敬畏。而当突击队队员从孩子们的视角回望,更深刻地意识到乡镇普法及未成年人普法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要求突击队队员不断探索和创新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径,让法治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

 

结语

图六:突击队队员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随着夕阳西下,今日的旅途也迎来了尾声。但此次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却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镌刻在突击队队员的心间。法律,是社会的基石。如果说社区矫正,是人性复归的桥梁;那么普法教育,则是未来希望的灯塔。广州新华学院法学院扬航志愿突击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秉承“扬航”精神,用实际行动为法治九龙的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让法治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绚丽绽放。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林行键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