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行动:佛山大学夏萤服务队探寻潮州嵌瓷,共筑非遗传承青春梦

发布时间:2024-07-19 14:06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黄晓玉   阅读 5.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请编辑老师花时间复制粘贴发布一下我们的稿件,可以随意改动,麻烦了)

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春担当。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浪潮中,佛山大学“夏萤服务队”于2024年7月9日,来到了潮州市嵌瓷博物馆切身体会嵌瓷艺术的魅力,切实探寻潮汕地区丰富的非遗文化对当地群众的精神补给与指引作用。夏萤服务队成员近距离欣赏了各种嵌瓷艺术品,并观察其制作过程。

潮汕嵌瓷耀非遗,彩绘瓷片筑传奇。潮汕地区有许多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嵌瓷就是其中一项,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三大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之一。嵌瓷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已经在民间使用,是一种以绘画为基础,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的建筑装饰艺术,被誉为“永远亮丽的艺术”。潮州市嵌瓷博物馆是是一座极具潮汕特色的博物馆,馆长卢芝高先生也是2012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对这项技艺进行抢救、保护和传承。

(夏萤服务队与嵌瓷大师的合照 通讯员:宁宇 供图)

 

晨光寻嵌瓷,博馆藏古韵。早晨,迎着一轮旭日,夏萤服务队踏上了寻访嵌瓷博物馆的道路。进入博物馆后,映入眼帘的是枝繁叶茂的树与水波荡漾的湖,这里是仿佛一座中式园林,而非博物馆。随后,队员们依次拜访了馆史室,四间展厅以及创作区与休闲区。步入那充满古韵的展厅,每一件展品在柔和的灯光下熠熠生辉,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眉宇间透露出或喜或忧的神情。而那些动物展品,更是活灵活现,每一片瓷片都经过精心雕琢,线条流畅,色彩斑斓,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更令人称奇的是,参观完展览后,抬头仰望,队员们发现了许多传统建筑的屋顶上,竟也巧妙地运用了嵌瓷这一精湛工艺。阳光照耀下,那些色彩斑斓的瓷片在阳光下闪耀,如同镶嵌在蓝天下的宝石,熠熠生辉。 

(嵌瓷博物馆的内景与部分嵌瓷艺术品 通讯员:宁宇 供图)

 

瓷片纸泥塑古韵,剪钳巧手嵌华章。通过学习,夏萤服务队了解到嵌瓷的主要材料是瓷片及纸灰泥。纸灰泥的成份是熟石灰加毛边纸,经捣练,过筛,陈腐后就可以使用。另外,还有红糖浆和几种耐腐蚀性氧化物颜料。嵌瓷所使用的工具也比较简单,有粉手,剪钳。剪钳是嵌瓷中最重要的工具。根据创作的含意,构图和要求,嵌瓷匠就可以胸有成竹地进行创作。首先,将作品的形象制作出来后用纸灰泥堆塑成作品形象的大体形。将精薄瓷器剪取成所需形状和大小的瓷片,再按照造型和图案需求将剪好的瓷片逐一镶嵌到作品的坯体上。“剪瓷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师微笑地阐述,“使用剪钳时要特别小心谨慎,因为瓷片易碎且边缘锋利,要控制好力度和速度,避免用力过猛或速度过快。”最后,还需要对作品进行整体构图、设色、层次、疏密、动态、造型等方面的综合调整,有时还需要对室内部分和单件工艺品进行贴金、描银、钩线等装饰处理,以提升作品的档次和价值。

 

  (嵌瓷艺术品的胚体和已经镶嵌瓷片的半成品通讯员:宁宇 供图)

 

非遗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更在于它们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精神纽带。而非遗的传承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嵌瓷的传承也不例外。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需要做到关注、了解和支持非遗的传承,去感受,去参与,去宣传,为非遗传承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而当我们真正成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时,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天赋,更是静心与肯吃苦。非遗瑰宝,穿越了时空的歌谣,与你我共舞,续写出文明新篇章!

  非遗传承任重而道远,夏萤服务队深刻意识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并将持续为宣传、发展潮州独特的非遗文化贡献微薄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晓玉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3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