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赶月莫停留,筑梦科教普知识——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逐夏而行”志愿服务团队“三下乡”科普送教活动纪实四

发布时间:2024-07-18 23: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俊伶   阅读 4.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钟汶含 杨伊 刘桂琴 封烨)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理念,落实“双减”政策,积极推动《重庆市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落地培养科学教育人才,点燃孩子们的科学之梦。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夏而行”暑期“三下乡”科普送教志愿服务团队在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科学普及基地王剑老师、黄小杰、钟绍波、唐中华老师的指导下,前往重庆市荣昌区、巫溪县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千机炮弩护家园,科技投石透真理

“青春飞扬,逐夏而行”科普送教志愿服务队1组前往巫溪珠海实验小学开展了精彩有趣的科学制作、科技比赛。以寓教于学、动手实践、互助互学的方式给巫溪珠海实验小学的同学们来一场激烈有趣的科技比赛——特色投石机大比拼。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志愿者刘龙诗以幽默有趣的授课模式,在师生互动中将投石机掷物遥远背后的科学知识简单化,带领着同学们走进了投石机的奇妙世界。

(图为研究生志愿者刘龙诗演绎投石机投石原理 杨伊摄)

奇妙风车旅,彩绘儿童世界

“青春飞扬·逐夏而行”科普送教服务队2组,在荣昌科技馆中正敲锣打鼓,热烈纷呈进行着“半自动彩虹风车”的科学实践课,在这堂课中,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志愿者吴建昌带领孩子们既学习风力产生的奇妙力量,亦解锁制作风车的动手能力,学会如何制作一个彩色艳丽的风车国度。小小的纸杯、雪糕棍、吸管,在同学们的奇思妙想下,通过一双双“马良的神笔”,使得一幅幅创新独特的风车设计图跃然纸上。随风而起,纸杯成花,堆满颜色的彩虹小风车被同学们的“御风魔法”赋予生命,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点燃了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图为研究生志愿者耐心为小朋友解释小风车构造 刘桂琴摄)

(图为小朋友在尝试制作小风车底座 刘桂琴摄)

在今天的科普送教活动中,横跨五百公里的两队志愿者在不同地方、不同场所展开了别样的科普送教活动,虽相隔百里,但大家都秉持着“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团结精神,“初心不变,奋斗永时”的前进态度,始终贯彻“求真,务实,开放,创新”的院训,谨记“学高为正,身正为师”的校风致力于为两个地方的小朋友带去“求真知,学真理”的精彩科普知识课堂。因此,“青春飞扬·逐夏而行”科普送教志愿服务队集体认为在后面的送教活动中将会怀着更大的教育信念,教育热情,将自己所学全身心的传递给下一代,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切合不同区县学生实际需要,从“致力做好学生科学教育”的点出发,借助场馆建设当好学生的教育助学引擎,把宝贵的知识财富毫无保留的传递给孩子们!

(图为“青春飞扬·逐夏而行”(巫溪)三下乡团队合照 杨伊摄)

(图为“青春飞扬·逐夏而行”(荣昌)三下乡团队合照 封烨摄)

建设科技强国,不仅要看大国重器、核心技术,也要注重提升全社会整体科学素养,将科学的种子播散到祖国幼苗的心中去。愿以本次科普送教活动为契机,将优质科学课程、丰富教学资源送到社会去,做好科普教育的基础工作,迈实步子,为培养国学科学技术人才蓄积充足底气,点燃科技之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俊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