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情系水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南水北调精神实践团暑期实践

发布时间:2024-07-18 12:43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刘鑫豆、陈欣欣   阅读 6.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陈欣欣)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为一项宏伟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极大推动了中国中、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民顾全大局,组织大批移民,其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令人触动。2024年7月7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南水北调精神实践团圆满完成了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移民精神调研活动。此次调研不仅加深了实践团成员们对南水北调工程及其背后移民精神的理解,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传递给了更广泛的社会群体。

(实践团在丹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合照 陈欣欣摄)

“青山环抱水一湾,浩浩水流过淅川。巧遇学子说水利,南水北调成美谈。”实践队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偶遇的书法家如是说道。这首诗不仅概括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壮丽景象和深远意义,也表达了对实践团成员们传承和弘扬移民精神的殷切期望。无巧不成书,在渠首附近,实践团成员们又与他们01届校友不期而遇,相互寒暄过后,实践队与学长就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技术、移民安置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加深了实践团对南水北调工程的理解与认识,偶然间为此次实践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更好地了解移民群众的生活现状和精神风貌,实践团还探访了当地村民。在与村民们的亲切交谈中,大家听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前后,当地自然景观、经济发展、水质水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水更清,天更蓝,人民更幸福,也感受到了移民群众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些真实的故事,让实践团成员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移民精神的决心。

(实践队员在渠首与周边村民访问交流 陈欣欣摄)

随后,实践团一行前往淅川县民俗博物馆,实地感受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移民历史的沧桑变迁。在博物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让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移民精神的内涵。移民馆前坐落着淅川县的移民丰碑,这一座座石碑上刻着一位又一位移民的名字,见证着淅川县十多万移民干群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做出的伟大奉献,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幸福,默默离开了自己的家园。他们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将会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移民丰碑 王梦欣摄)

7月7日,实践团前往郑州金水区磨李社区。在那里,他们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区广场宣传活动。通过现场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实践团成员们向社区居民们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概况、移民精神的内涵以及实践团在淅川县的所见所闻所感。

此次南水北调精神实践团的调研宣传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入基层、了解民情的实践活动,更是一次传承和弘扬移民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活动。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为国家的水利事业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刘鑫豆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