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单雨露 汪静瑜 赵飒 李珊 龚东玲 张倩僮 李天歌 李正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为深入研究阜阳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当地在文化等方面的振兴成果,并为基层文化振兴探索新路径。安徽外国语学院“‘青’寻来时路,筑梦振乡兴”基层服务践行团于2024年7月2日下午两点抵达阜阳市博物馆进行参观。

图为阜阳博物馆外观造型
阜阳博物馆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阜阳市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深深吸引着团队成员,其外观造型寓意为“石开玉现”,展现了阜阳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进入馆内,讲解员带领团队先来到了位于博物馆三楼的近现代革命史陈列厅。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团队介绍陈列内容
该陈列馆主要展示了阜阳地区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时期的革命历史文物和资料,见证了革命的艰辛历程,也展现了革命者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仰。通过参观以及讲解员的介绍,令实践团队深感历史的伟大和革命的艰辛,也让大家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同时,成员们也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肩负着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历史使命,基层也需要和博物馆一样,为铭记当地文化和历史做好保护工作,才能为文化振兴提供基础。

图为实践团队与讲解员在近现代革命史陈列馆的合照
实践团队下一步前往了阜阳历史文化陈列厅,这是一座承载着阜阳历史文化精髓的殿堂,展示了阜阳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其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更是对阜阳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陈列厅的各个区域,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和展品。从古代的陶器、玉器、铜器,到近代的书画、印章、钱币,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一段历史故事,展示了阜阳人民在不同时期的智慧和创造力。

图为实践团队在阜阳历史文化陈列厅的合照
此外,陈列厅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互动、虚拟现实等,为当地文化振兴提供了新时代、新路线、新方法。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屏了解文物的详细信息,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团队成员也表示,在参观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阜阳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这些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为当地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基层保护振兴历史文化也极为重要,也需要结合新时代科学技术,促进基层文化振兴。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观看阜阳文化发展视频
在博物馆内团队成员还浏览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展厅、阜阳博物馆铜镜精品展厅、晋城彩塑壁画艺术展厅等具有一定特色的展厅,不仅借此机会了解了阜阳的历史发展,也感受到了阜阳在文化振兴上付出的巨大努力,更是为基层文化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图为馆内陈列的精美文物
文化振兴既是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振兴的有力支撑。通过参观阜阳博物馆,实践团队明白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刻把握其实践要求,全力推进基层文化振兴,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振兴持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可以学习展馆内的传承创新方式,深入挖掘基层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创新文化表达方式,使基层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图片:李珊 张倩僮 李天歌 李正旺
文字:龚东玲 单雨露 汪静瑜 赵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单雨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萤火支教团“谯城药韵实践队”赴亳州市谯城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安外学子传薪火,皖南大鼓“声”入社区——“非遗寻光,青春传薪”中华文化传承团传播非遗文化皖南大鼓说唱
青穗基层行,服务暖民心——郎溪青穗基层服务践行团民生实践纪实
安徽外国语学院青年基层筑梦团赴郎溪官桥村开展“新农人”主题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