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周棉棉 谢泉峰)7月11日下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红色基因,薪火传承”教育志愿服务团队在宁乡沙田五里堆中学展开了一堂妙趣横生的“诗韵拼贴”手工课。授课老师以“绿色”和“创新”为教学理念,将废弃旧报纸重新利用,激发孩子创新思维,让孩子们学会裁剪报纸、拼贴语句,从而创作出一首首别出心裁的拼贴小诗。
教师授课现场(李果摄)
授课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拼贴诗的起源、种类以及制作方法,并向他们展示了优秀作品,鼓励他们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进行拼贴诗歌创作时,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在废弃报纸上圈画涂抹,灵感满满、一气呵成;而有的孩子却眉头紧锁,认真在报纸上检索自己的诗歌语句。
经过授课老师的耐心指导,孩子们打开了创意的“闸门”,在一张张平平无奇的旧报纸上找出自己的诗篇、细心拼贴,并为自己的作品绘制了五彩斑斓的图案。
教师指导孩子制作拼贴诗(姚苏玲摄)
拼贴诗最早的推广者Tristan Tzara曾说“诗歌是为所有人准备的”,孩子们在一张张废弃的旧报纸上寻找、裁剪、拼贴,将不同的词语、语句巧妙堆叠,感受文字的“蒙太奇”。在这堂课上,每个人都成为了小诗人、创作出了独一无二的拼贴诗。
学生作品(周棉棉摄)
透过教室窗户,沙田乡稻田青青,池满蛙唱,星愿班黄佳宁同学深受启发,拼贴出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她说:“我希望农民伯伯种的粮食都能取得大丰收。”
学生作品(周棉棉摄)
除了拼贴古人先贤的诗词,孩子们还富有创意地拼贴了形式自由的语句。星愿班黄钰瑄同学拼贴出了“她在努力后,在新的舞台上绽放别样光彩”,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她内心中如七月骄阳一般的炽热。她解释说:“我希望自己制作的这首拼贴诗可以激励我努力学习!”
通过这堂课,孩子们不仅提升了对环保资源再利用的认识,也开拓了创新思维。他们从不计其数的文字里圈涂裁剪,又依照自己的灵感进行拼贴,语言文字的断裂与再连接也使他们打破了对世界原本的认识,感受到一种创造性的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安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