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书写挺膺担当——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师生赴岳西、石台革命老区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7-11 14: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1.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金见见) 为深入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紧锣密鼓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据悉,7月6日至10日,学院团委组建“学红医,做良医”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在安庆岳西、池州石台革命老区开展“追寻先烈足迹,书写挺膺担当”暨健康义诊送温暖主题实践活动。

[追寻先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在“七七事变”87周年之际,“学红医,做良医”实践队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重温历史之旅,探访了王步文故居、初心使命馆、大别山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军第二十八军军政旧址以及展陈馆和皖南红军总医院,去追寻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透过古朴的建筑和珍贵革命文物,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青砖灰瓦,庄重肃穆,英雄群雕形象地刻画了一代英雄豪杰为民族求解放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悲壮场景。展馆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展陈手段,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初心和使命。

  

   

[志愿入党守初心,忠诚铿锵表衷肠]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无数岳英雄儿女让革命的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江淮大地上。“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在初心使命广场以及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学红医,做良医”小队举行了隆重的重温入党誓词和默哀仪式,重温每个人入党时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

 

[寻访英雄风姿,传承热血之志]

实践队采访了革命烈士后代——王芳同志,她深情地讲述了其曾祖父的事迹,在革命战争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以及如何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如今,王芳同志作为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纪念馆的讲解员,致力于将红色故事传递给更多的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并且能够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

 

[爱心义诊三下乡,真情温暖保健康]

“学红医,做良医”实践队在岳西县紫薇山庄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健康知识入乡村,医疗宣讲暖人心”科普小讲堂,普及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相关知识,并进行一对一急救自救教学。在石台县七都镇开展“爱心义诊进万家,情暖人心爱同行”的实践活动。实践队员入户为村民进行免费测量血压、血糖等健康咨询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累计服务600余人次,把真情温暖送到居民心中。


[赓续红医精神 铭记医学初衷]

团队访谈“扎根乡间五十载,守护群众健康梦”的王传高先生,虽满头银发,依然扎根一线,当好村民健康的“守护人”。王老先生对实践队寄语“我现在期待你们这些医生‘兄弟’、后代一定要努力学习医疗技术,全面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医德医风方面,要秉持事事为群众考虑,多关注乡村,农村医疗条件很艰苦,你们以后也要积极投身一线,为乡村医疗卫生发展做出贡献”。“赤脚医生”王传高极大地鼓舞了实践队员前往基层扎根的决心勇气,以红医精神为指导,助力乡村振兴。

 

[树敬老之风 传孝悌之义]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熠熠生辉。实践队走进了石台七都镇第一敬老院,组织了一场充满温情与关爱的暖心活动,以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不仅为老人们带来了营养牛奶,更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和陪伴。他们与老人们促膝长谈,倾听老人们讲述过去的岁月和奋斗故事,共同感受着国家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队员们还为老人们提供了贴心的服务,测量血糖血压,修剪指甲、梳理头发、打扫房间以及讲解健康养生常识,一举一动,尽显对老人的关爱与呵护。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赓续红色血脉,书写挺膺担当青春。看过去,向未来,回首百年路,奋发强国梦。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使青年学子们透过历史文物遗址与先烈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时空对话,在心灵深处得到了一次震撼至深的洗礼和教育,走进乡村,走进群众,服务群众,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教育阵地建设,聚焦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未来也将持续发力,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主责主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紧扣“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把握青年学生认知特点、成长规律,提升实践育人工作成效。(文字:金见见 蒋好鹏 图片:陈猛、金昕、胡伟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金见见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253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