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出字里行间,行于山水云间

发布时间:2024-06-10 17: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1.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大学生云报桂林6月10日讯(通讯员 梁茵莹 蒋运莹 马祯童 范雨蕾)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广西师范大学学子利用假期,背上行囊,行走于祖国的大好河山间,用相机定格下旅途的欢欣之景。旅途不仅是行走,更是跳出课本的文字、与世界温柔相拥的过程。在旅途的闲暇时间里,人与灵魂会合,感受诗和远方。

图为桂林象鼻山。

宋人《咏月诗》诗云:“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这是描写位于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的象鼻山,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吸饮江水。在象鼻与象腿之间有一水月洞,如一轮明月静浮于水面,形成“象山水月”的美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虽未曾到过桂林,却早有人将他对于山水的赞美的名句刻在象鼻山下。象鼻山石壁上留存着的50余件自唐代以来的摩崖石刻,似在无声地向来来往往的游客述说着象鼻山的历史。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杨婷 摄

图为漓江。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是小学语文课文中描写漓江的文字,让无数学子对漓江充满向往。竹筏游漓江,仿佛置身于一副巨大的中国山水画中。漓江的水清澈见底,宛如一面明镜,将蓝天白云、山间树木尽揽入怀中。江水顺着山势流淌,伴着微风吹拂,静谧而温柔。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韦忻潼 摄

图为夜晚开灯的后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不仅是一座建筑艺术宝库,更是一座文化名楼。它历经了千年风雨的洗礼,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仍然耸立在世人面前,承载着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楼顶远眺,长江和市区的景色尽收眼底,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美。而近处的草坪、花坛、亭台楼阁,则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卷。华灯初上,整个黄鹤楼公园亮起了灯光,照亮了整个武汉,如诗如画,灯火辉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马祯童 摄

图为橘子洲头的毛主席青年雕像。

湘江一路向北,便是那橘子洲头。湘江如一条玉带,环绕着橘子洲头,给她带来了无尽的灵气。洲头绿树成荫,生态环境优美。棵棵青翠的树木,犹如一把把绿色的遮阳伞,给游客带来了清凉的憩息之地。同时这些郁郁葱葱的树木,也将毛主席的青年雕像环绕其中。他目光炯炯,英姿勃发,一直望着前方,仿佛正在思考着未来。站在雕像面前,我们可以远眺湘江两岸美景,感受那份壮阔与豪迈。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许佳妤 摄

图为江边的音乐喷泉。

当音乐响起时,喷泉装置也开始启动,灯光也随着音符开始变换。此刻喷泉好似指挥家时而左右摇摆像挥手,时而冲向最高点将气氛烘托起来,时而释放所有分支热情地和岸上的观众互动。跟着音乐节奏跳动的喷泉,音乐与灯光配合鼓点,点燃行人心中的音乐篝火。喷泉连带起来的丝丝水汽铺面而来,听着悠扬的音乐,清风微微吹拂,霁月当空月光洒满人间,让人感受到音乐的律动。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范雨蕾 摄

图为水面的立交桥。

桥型的“中国红”加上灯光效果,漫步在桥上感受着夜晚的宁静和欣赏柳江两岸的夜间风光。城市开始变得安静,只时不时有微风经过,漾起江面的点点波澜,与霓虹灯相辉映的湖面,波光滟滟。感受着江风带来的凉意,灯光与夜晚交织编造的梦幻现实。别样的江景为这座工业城市增添了一抹柔情,习习江风拂过桥上的每一个角落也吹进每个人心中,带走了初夏带来的热感,抚慰了人们心中的燥意。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范雨蕾 摄

风轻轻偷走了船桨,载着我们停靠夏天。跃出字里行间,行于山水云间。在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同时也要用心感受世界所有的小美好,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和沿途的风景。让我们收拾好行囊,携带着爱与美好,奔向远方,于山水云间感受这美好的世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