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导语圈|耿连娜:心有所期,忙而不茫

发布时间:2024-03-02 16:51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阅读 962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人物故事

耿连娜,女,中共党员,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为美术学院辅导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获评2020年度“十佳辅导员”,出版个人专著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指导社会实践团队获评全国最佳实践团队。

最近在跟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聊得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迷茫”。

有的迷茫于不知道现在的努力是否值得,有的迷茫于将来要不要考研,有的迷茫于毕业后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有的迷茫于她为什么不喜欢我……同学们迷茫的出发点多种多样,在那困惑的表情与茫然的眼神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是大家对于学业适应、求职就业、人际关系、情感交友、自我价值认识等问题的思考与不知所措。有人曾用鲁迅先生的著作名称《呐喊》《彷徨》《伤逝》《朝花夕拾》来描绘大学生的生活状态,也有“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的顺口溜在同学们的朋友圈中传播。

为什么每一个年级有每一个年级的迷茫区?我们又该如何度过这似乎“逃不掉”的迷茫期呢?

其实,迷茫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现象,它代表着我们对自己的反省,对当下的审视,对未来的思考。不仅仅大学阶段会迷茫,每一个人在漫漫的人生过程中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迷茫期。初入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因为离开妈妈的怀抱独自去面对新环境而哭闹,在职场遇到挫折的成年人也会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困惑。迷茫在一定程度上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它代表着我们正处于一个人生的转折点,是一种促进我们成长以及探索自我意义的特殊阶段。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论语·学而》中也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语句。只是我们要学会控制迷茫期的长短和迷茫的程度,迷茫期过长或者迷茫的程度过深,都会引发一些不良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反应,比如长时间处于迷茫的状态可能会导致焦虑或者抑郁情绪,影响睡眠和饮食;程度较深的迷茫也会引发对自我价值的否定与贬低,影响正常的学习和交往。

我们该如何顺利度过迷茫期呢?

1. 多交流。

如果因为某一问题走入了迷茫期,请你千万不要“画地为牢”将自己困囿其中。要多与家长交流。同学们可能已经听腻了家长“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都多”诸如种种的话语,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一位家长都是想要倾尽所有的经验、智慧让自己的孩子尽可能的少走弯路,即便家长不能给出具体的指导,但至少可以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或者物质上的支持。要多与辅导员或者专业课老师交流。辅导员或者专业课老师可以凭借工作经验和学习经历为同学们在大学学习和生活方面提供有益的指导,帮助同学们解决当下的困难,引导同学们走出目前的困惑。要多与同学、朋友交流。大家处于相似的年龄段,有着共同的欢乐与哀愁,和同学、朋友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可以共同排解因迷茫而产生的烦闷,可以互相陪伴为达到确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2. 多读书。

林语堂在《论读书》中这样写道:“读书,可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写道:“不要让将来的事困扰你,因为如果那是必然要发生的话,你将带着你现在面对事物的同样理性走向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先贤对话,启发我们对当下所迷茫的事情的思考与认知;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也曾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迷茫、困顿,学习他们的勇气与智慧,走出自己的迷茫期。

3. 多努力。

古语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优秀的人总是在不断更新自己,不断成长进步。短暂的迷茫在所难免,我们不应因迷茫而迷失,更不应因迷茫而沉沦。我们应当有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的心态,给自己确立小目标,给自己树立榜样,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如果迷茫的事情暂时还未找到答案,那我们可以选择先努力经营好当下,上好每一堂课,吃好每一顿饭,调理好心情,锻炼好身体。努力学习,努力实践,让自己在迷茫的日子里,以阳光的心态,保持正方向的忙碌,默默努力,直至未来明朗。

愿处于迷茫期的同学们,心宽如海,放得下过往,装得下未来。心有所期,忙而不茫!

END


▍排版:臧丽丽

▍美工:王佳妮

▍责编:高承瑞文静

▍校对:唐枫仪邢海洋

▍初审:毕芦慧刘潇

▍审核:李昊宇

▍总审:李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旭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0 赞